三叉戟滑跑,昂頭起飛,持續爬升,花了三分多鍾進入巡航狀態。
相比二三十年後,這樣的速度算是很快的了。未來的航班日益增多,起飛爬升經常要繞個幾圈避開降落航班的航線,沒個十分八分鍾,空姐都不出來服務的。
張衛偉鬆了口氣,,“頭兒,不知道怎麼的,爬升的時候,我總感覺**酸酸的,有點心悸。”
“沒有踏實感,這個正常。”李路。
別坐飛機,就算是打飛機,李路都是滾瓜爛熟不知道多少回了,因此什麼感覺都沒有。唯一的感覺就是,這個年代的客機,那舒適度是真心差。
“頭兒,葉斌通那邊怎麼辦?”張衛偉憂心忡忡地問道。
姚太航帶著他花了一個多星期走遍了整個上海,幾乎把Y10項目組的主要技術專家都見了一遍,盡管願意到陸港去的不多,但張衛偉是越來越了解情況的。他知道葉斌通的重要性,甚至感覺有點像建國前我黨從廣東往東北轉移知名科學家藝術家的那件事情。
葉斌通最終還是沒能和李路一起回陸港,盡管葉斌通答應了過去兩三個月,如果李路能建起他理想中的實驗室,他就留下,反之則離開。但是,李路和葉斌通見麵第二,葉斌通就接到了命令,到南京去協助完成一個項目。
這一下不但不知道葉斌通什麼時候能到陸港,李路最擔心的是這中間會出什麼其他變故。
李路,“順其自然吧,該做的我們已經做了。”
“那,那實驗室還搞不搞?”張衛偉問道。
“當然要搞,不管有沒有葉斌通,雷達通訊實驗室我們早晚要搞,這兩件事情不衝突。”李路道。
張衛偉歎息著,“我實在想不明白,這麼好的條件,葉斌通為什麼就不幹脆一點呢?”
李路頓時笑了,問道,“如果讓你去別的地方,條件比陸港的好,比我這裏的好,你去不去?”
“當然不去。”張衛偉根本沒有考慮,回答道。
李路笑著緊接著問,“為什麼?”
“為什麼……”張衛偉卻是愣住了,因為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他思索著,“這個……怎麼,就像當兵一樣,那肯定是不想退伍回家的。”
李路道,“沒錯,葉斌通一樣。”
張衛偉若有所思,慢慢明白,這裏麵不是待遇條件的原因。
待遇條件一直以來都不是重要條件,對於軍工人來,現在如此,幾十年後一樣如此。李路非常的清楚,姚太航這樣的航發領域的頂級專家願意到陸港去,加入一家私營工廠,是因為李路搶救了那些資料,是因為李路願意並且有能力提供繼續研究的基礎。自始自終,姚太航都沒有問過個人的待遇。
包括其他所有願意放棄體編製前往陸港的科研人員,他們的目的同樣如此。因為他們內心裏,是想為國家的航空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是想讓自己製造的飛機能夠翱翔空而不再處處看人臉色受製於人。
這叫骨氣,軍工人的骨氣,中華兒女的骨氣!
葉斌通的猶豫,不正是因為這樣的骨氣嗎!他想要為國防科研貢獻力量,而不是為某個企業家謀利,這不是正是他即便吃著爛菜葉子也照樣沒有絲毫委屈的原因所在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