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哥的這些,陳龍前線都不知道。
除了那幾個比較知名的門派,其他的都沒聽過。今第一次聽到百花宮、靈山宗這等奇怪收徒要求奇怪的門派,心裏盤算著等到大會開啟的時候,要注意找找看腰間別著玉簫的帥哥,或者衣服上繡著紅花的女子。
“明哥,那這次掌門人大會,有沒有可能看到李牧大將軍,或者上卿廉頗將軍啊?”陳龍問到。
誌明搖了搖頭:“不清楚,不過這掌門人大會是王上發動的,就少不了陛下的代言人與朝廷的代表。我想,李牧大將軍與廉頗將軍的可能性最大吧。”
李牧、廉頗與去世的趙奢,這三人可謂是趙國的國之棟梁,武藝高超統兵有方,要麼是戍守一方的大將,要麼是開疆拓土的猛士,或是攬國之將頃的英雄。隻不過趙奢死得早,又被自己兒子趙括紙上談兵,白白將四十萬將領的性命損給了秦國,更成就了白起的殺神之名,所以人們倒是不怎麼願意提起趙奢,隻因為他讓人又愛又恨。
但凡是趙國人,都視李牧、廉頗為國之英雄,藺相如算作半個,隻因為他是文人,不上陣殺敵。基本上如陳龍、誌明這代人,都是生而聽著這些大英雄的傳長大的。從聽那些熱血沸騰的故事,現在有機會見到偶像,自然一個個都是一副粉絲樣,就算誌明已經行走江湖一年多,性格沉穩老練,此刻也不由的露出幾分期許的神情。
因為陳龍暈船緣故,林洛決定再次留宿一日,明早等徒弟恢複身體再行進城。
玄鑒道長見到熟人,現在時間也不耽擱,當即同決定留宿一宿,明日與林洛一同進城。
陳龍作為需要被照顧的弟,最終跑前跑後打下手的就剩誌明一個人了。剩下兩人在輩分上,一個是自己師傅,一個是與師傅平輩相交的一派掌門,不過誌明對著個機靈的少年也印象不錯,倒也沒埋怨什麼。
休整了一日,翌日一早打點好一切,四人重新上路。
走了不到半個時辰,林洛已經能在眼界裏看到趙國抵擋秦國幾十萬大軍的最後防線——邯鄲城。
越朝前走,城樓就越高。
等走到眼前,見慣了後世哈利法塔那種八百多米的雄偉建築,再看到邯鄲城的時候,依舊充滿了震撼。
寬大的城門,數十丈高的城牆,很難想象當時的匠人是怎樣將這一塊塊巨石切割堆砌,形成如此雄偉的城郭。隻是站在這樣的城門前,就能感受到那種壓迫而來的氣勢、威嚴。
一睹邯鄲城的雄壯,以前所見的寧武城、和順城,全都失去了顏色。
就是這種冥冥之中的威嚴,沉穩,便給人一種踏實的感覺。
“能讓秦軍三個月內寸步未前的‘鐵索鋼城’,果然名不虛傳!”看到如此雄城,林洛心底不吐不快。
玄鑒道長從容的點點頭,想他十年前來的時候,表現與林洛無異,即便的現在二度來到這裏,也是心中澎湃難平。
誌明則表現的極為自豪,他就是在這裏出生長大的,雖然七歲那年就被師傅帶上山修行,不過這裏依舊保有他的童年,而且身為一個趙國人,對這裏的一切都極為熱愛,一磚一瓦,一花一草!
來到城門口,有一隊士兵在城門口盤查每一個過路行人。
因為是都城,治安嚴謹,保不準有什麼“恐怖分子”來滋事,出事是,傳出去堂堂趙國的都城發生這種惡性事件,一個都城都保衛不利,其他城市更不用了。往大了,這就是治國不嚴明,陛下昏庸無能的體現!
林洛和玄鑒掏出帶來的鎏金請柬,幾位軍士見了對兩人鞠了一躬,隨後便帶著四人從“特殊通道”進入邯鄲。
這幾日臨近掌門人大會,有許多從各地趕來的武林人士,但凡進城遞上請柬,士兵們就會按照上麵的交待,帶這些武林人士到專門的地方下榻休息。
“兩位掌門,這邊請!”士兵將兩人帶到一個三層高的極為奢華的“別墅”一樣的地方。
至於門口牌匾上寫著什麼“求賢閣”,實話林洛也不知道這是什麼地方。
將幾人帶到,士兵離開換做兩位老伯前來迎接。
“對了明,這裏是什麼地方,你知道不?”自從知道自己徒弟陳龍叫誌明明哥後,林洛也惡趣味的叫起了明,畢竟學著玄鑒老道一口一個賢侄,也不是他的風格。
“求賢閣,這裏是平原君尋常招攬供養食客的地方。估計為了這次掌門人大會,平原君特意將地方騰了出來招待各位掌門。”聽了明的回答,林洛才恍然點了點頭。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名號是夠響亮。記著這些公子為了彰顯自己禮賢下士,有才之人可報國有門、求官之人能人盡其才,便大開門第供養諸多食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