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陲重鎮代縣。
從恒山而東,近六百裏路程,方至代縣。
至代縣再往東五十裏,就踏入燕國的領地。
第一次,祝胖子離別國那麼近,還是交戰交惡的燕國。
想到這裏,祝澎濤不僅沒有放慢腳步,反倒加快了步伐,往東代縣而去。
一日行了二百裏路,如此算來隻需再有兩日功夫,就可以順利到達代縣。還有二十日就是過年,算算時間差不多能趕回去。
第二日,祝澎濤隻走了一百五十裏,並不是他沒有趕路,而是路上有事減慢了他的速度。
逃兵,不知道是趙國的還是燕國的,幾人攢在一起,一路上做著燒殺搶掠的勾當。
遇到幾人的時候,刀口上的血跡尚未凝固,甚至還微微能看到從血上散出來的熱氣。從幾人眼神中已經看不到對生命的敬畏,殺人就和每吃飯睡覺成了一件無所謂的事情。
祝澎濤毫不猶豫的拔劍料理了幾人。
當他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的時候,隨後還未到兩個時辰,又遇到了一夥強盜,這夥人幹脆就穿著極舊的軍裝盔甲……
而且這戰甲,還是趙國的。幾人口中呢喃的口音,也是趙國北部的。
“這幫畜生,刀不伸向敵人異國,竟然伸向自己的同胞!”祝澎濤二話沒,上去斬殺了幾人。隨後將四人四肢頭顱全部斬下分屍,釘在樹木上,將一旁樹幹削平血書:殺同胞當如此報!
做完這一切,祝澎濤都覺得胸壑難平,如鯁在喉。他無論如何也想不通,這些人是怎麼將屠刀伸向本國的居民。
保家衛國的軍人,現在卻像敵人一樣在自己國家的地盤上,對那些手無寸鐵的平民燒殺搶掠,甚至比外族人還要殘忍,祝澎濤想不通!
如此一路上就耽擱了不少時間。
第三日的行程,祝澎濤卻再也沒有遇到類似的事情發生。
因為在代縣範圍之內,縣裏的門派和官府,都能及時出兵剿滅土匪和逃兵形成的亂流。至於百裏開外的地方,實在是無能為力。
來到代縣,這裏有門派和官府震懾,與路上的人命草芥不同,透出一些祥和安定。也或許是百姓早已習慣了紛繁戰火的滋味,習以為常了。
在代縣找到了鶴形門,見到了掌門李寧。
祝澎濤將喜帖交予李掌門的時候,清楚的看到李寧臉上的喜悅表情。
“沒想到林掌門還曾記得我,不遠千裏遣弟子前來送喜帖,李某到時候必定赴宴!”李寧激動道。
“師侄是否在此住宿一宿,明日再行啟程?”
祝澎濤婉拒道:“不了,李掌門收到喜帖,在下的任務就完成了。還得趕回去過年呢,多謝李掌門好意!”
“那好,我叫弟子為你準備些盤纏幹糧,看師侄歸心似箭,我也就不留師侄了!”
“多謝李掌門!”
同一時刻,林洛的大弟子陳龍,來到趙國第一門派藏劍山莊門前。
藏劍山莊的地點並不隱蔽,甚至問尋常百姓都可以指出具體地點。可是想進山莊,沒有一點本事,那是根本進不去的。
身為趙國第一大門派以及官方門派,藏劍山莊雄厚的財力物力,以及賦高絕,出類拔萃的弟子,都是在趙國範圍內篩選出來的。起步如此之高,這也是藏劍山莊代有人傑出,屹立不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