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一劍光寒十九洲(1 / 2)

上萬匈奴被擊退,死傷慘重,加上林洛提供的諸多建議,李牧靈活應變也可以再次重創匈奴。

林洛已經在寧武城盤桓了數日,現在也是該回去的時候了。

“下次見到林掌門,想必林掌門早已名揚九州了!”李牧到。

“那就托大將軍的吉言。”林洛抱拳回到。

因為林洛頓悟,李牧也受了莫大的好處,這些還都是李牧親口告訴他的。當時林洛以身入地之道,李牧就在身邊同樣感受到一絲“道”的痕跡。想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李牧除了自身修為足夠之外,還需要對自己的武道形成一個完整的認識,這樣才能在武道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而林洛頓悟時候身邊若有若無的一絲道跡,幫李牧叩開了這扇大門,關於自然之道,地規則。

李牧本就是之驕子,生來有福澤賜在身,現在感悟了一絲大道之理,以後的修煉也將會更加坦蕩。可以李牧欠了林洛一個大人情!

林洛坐在原地直到境界穩定才起身,當時所有的兵士都奇怪的盯著李牧和林洛這裏,兩個人盤腿坐在地上,不過十幾息的功夫又站了起來,除了無忌公子,誰也不知道兩人在做什麼。當下李牧就告訴林洛,要他趕緊回客棧閉關,這樣對他以後的修行有莫大好處。林洛也不遲疑,當即收了劍駕馬狂奔回客棧。

等到再次從客棧出來,已經過去整整一,境界也徹底穩定下來。林洛感受了一番,體內的經脈已經充盈,內力在經脈中運轉,已經有筷子粗細。這還得多虧了身體的前主人每修行吐納心法,提前拓寬了經脈,林洛頓悟時與地融合,才一次性打通了兩條經脈。如今他的手三陰經已經全部打通,手三陽經也隻是差一條手太陽腸經就可以全部打通。

在寧武城一待就是好幾日,而且匈奴已經被擊退,世麵也見了,功力也漲了,再加上還有一個月就臨近年關,林洛也是時候回去了。臨行之前,李牧還送給林洛一匹好馬,可以讓他更快回到縣城,他則和信陵君商議,準備繼續北上,這一次兩國好不容易聯合,定要將匈奴趕得遠遠的,痛打落水狗。

告辭之後林洛就出了寧武城,此番出行收獲感悟頗多,先是得了五千一百兩銀兩巨款,這些錢用來建設門派,一兩年之內都不用為錢的事情發愁;其次是瀾鏢局的陳總鏢頭贈與他的鎢龍劍,雖算不上寶劍,但在尋常江湖好手中,已經算是讓人豔羨的高檔貨;最後來到寧武城,見到了戰國時代的兩位叱吒曆史的人物,李牧和信陵君,更是見識了獸尊李牧的絕技萬獸來朝,還因此通頓悟,成就中品劍士之境。

尤其是最後戰場上的頓悟,這絕對是出乎林洛意料的。頓悟的最具體好處就是,在實力沒有達到先之前,因為頓悟就可以發現一絲“意”的存在。這個意對用劍的人來,就是劍意;對用刀的人來就是刀意;拳掌之人則是拳意。通常對意的感悟,就是對自己武道的充實完備,每個人的武道都不一樣,所以“意”也不甚一樣。

李牧就因為在林洛身邊護法,感悟到了一絲地原理,對意的感悟更加深刻,從而可以完備自己的武道理論,從而晉級。

林洛幹脆是從無生有,來到這個地方三個月,終於讓他安下心想在這個異界戰國混出個名堂來。

配合頓悟,身體裏前任殘留的一些執念也和林洛思想徹底融合,林洛也清楚了自己道之所在。

劍氣縱橫三萬裏,一劍光寒十九洲!

大丈夫當執劍立於地間,與武道一途走的更遠,探究更深,讓門派名揚九州。

終於明了的林洛這時候才感覺到真正的輕鬆,他這時才和大時代融合在一起,從一個外來者成功融入到一個時代潮流中的弄潮兒。

從寧武城騎馬出來,山路荒蕪林洛就駕馬騎行,來到鎮鄉村就牽馬慢慢走動,見識了解一下趙國的風土人情。送鏢的時候一般也不許人亂逛,成都守在鏢車旁,就算入了城鎮,也是直奔客棧,一路上好玩的好看的都沒有經曆,現在歸途一個人,身上又有幾個閑錢,想要趕回去駿馬兩的腳力就可以趕到,實在沒有什麼可急的。

林洛半日騎馬的功夫,就來到了寧武城出來後第一個縣城。縣城的規模和岐山縣差不多,總人口也有幾萬。鎮上客棧、打鐵店、藝人賣藝勾欄,賭坊一應俱全。當二把馬拴在客棧的功夫,林洛就隻奔勾欄,俗稱妓院。這裏的妓院和幾百年後那種所謂的妓院不同,這種妓院是各個諸侯國法律允許的情況下開的,而且相當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