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真見章恨一言不就回到屋中,心中有些氣憤,心想我本是瞧得起你,才想和你義結金蘭,怎麼你竟然不願意,不願意那也就罷了,可是怎麼會這般突然走掉。 Ww W COM
楊真不知章恨自便自己一人在深山老林之中生活,二十年來複一日,隻為替師父報仇,但他忽然得知自己的大仇人已經死掉,自己的師父也不願意見到他這樣子做,更要緊的是,章恨自從第一次見了趙柔的模樣,那便是什麼也顧不得了,一心想要和趙柔在一塊,別的什麼事情在他眼中,都是沒有這件事情重要的。
柳長青聽聞章庸仁父子也到了柳城,心中有些抑製不住的憤慨,握緊拳頭道:“這種人放著大好的日子,不去好好過,偏生鬼主意多,想要招攬英雄好漢,在自己的各處府苑之中備了許多兵器,他們兩人看樣子是鐵定了心思想要一統江湖了。哼……一統江湖,世上哪有這般容易之事?”
既然是仇人,那就不由分,要去看看這章庸仁和章江聲父子究竟是想要搞什麼鬼。當下楊真和柳長青一同去了藏寶的大樹,柳長青道:“我倒要看看他搞什麼鬼。”稍運內力,將樹根上的空洞挖出,見裏麵是一個字帖,柳長青自喜愛讀書,見竟然是王羲之書法《蘭亭集序》,相傳此物在唐太宗李世民死後殉葬,後來盜墓的將書畫偷走,一直沒有著落,想世間有多少名士騷客都在找尋這本字帖,一直未果,哪知竟然會被章庸仁父子獲得。
原來章庸仁一生經商,心思縝密,但這也僅僅是旁門左道之上的心思縝密,這幅真跡,章庸仁早就已經拿到手,世人皆知唐太宗的墳塚之中,寶物雖多,可聽聞並沒有這幅《蘭亭集序》,唐太宗與長孫皇後的墳塚稱為“昭陵”,昭陵之中,單是陪葬的墓穴就有一百多座。
這一百多座墳塚之中,大都是朝廷之中功臣之墓,譬如長孫無忌、程咬金、魏征、房玄齡、孔穎達、李靖、長樂公主、韋貴妃等不勝枚舉。
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之中順風順水,四海萬國降服,自來皇上後宮極多,若論唐太宗最喜愛哪個嬪妃,外人都隻是猜測,又怎生真正知道?其實李世民最愛的乃是前朝公主楊妃,楊妃便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生下了吳王李恪、蜀王李愔,但她死後,卻無人知道他的墳塚在哪裏,也並未葬入昭陵之中。
楊妃最愛書畫,那日見唐太宗得了王羲之真跡《蘭亭集序》,什麼也要看上一看,太宗就將書帖給了她,道三日之後,再來拿回。
楊妃有一仆人,自幼跟隨楊妃,不知名諱,伺候楊妃,也是伺候慣的了。那日見楊妃得了《蘭亭集序》,她平日裏耳濡目染,頗知道些門道,見這書法果然是真跡,心想看上一看,碰上一碰,哪知楊妃急忙攔住,她是碰不得的,萬一碰壞了就了不得了。
這仆人有些生氣,自己伺候主子這麼久,向來不曾犯錯,怎麼會碰壞就碰壞?但主子話,她也不敢不聽,也不敢當麵牢騷。
這日仆人在宮中碰到了她外甥,她外甥在宮中做太監,不經意間起此事,須知太監沒了那話,碰到寶物錢財,那是比之常人更要喜愛。
本來宮中規矩極多,若是稍不心,隻怕就有殺頭之禍,哪知來也巧,這太監在常常出宮采買物件,認識一人,名叫張士德,乃是本地有名的才子,不過恃才放曠,不為人用,常常飲酒,他自臨摹了一副《蘭亭集序》,大言不慚道:“就算是王羲之本人在這兒,隻怕也分辨不出哪個是他的真跡!”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那太監忽然想起此事,給了他急忙借故出宮,找到張士德,將他的臨摹用三兩銀子買下,隻是收藏之用。
太監回宮之後,百般勸楊妃仆人,若是偷偷掉包,保管後生逍遙自在,那仆人本不同意,但實在阻不過外甥勸,便將臨摹看一番。一看之下,果然是十分相似,不過仍有一些蛛絲馬跡,又想到楊妃如此對她,有些氣惱,有一日趁著楊妃不在,便偷偷掉了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