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何處理顧秉謙等幾個文官的問題上與閣老們達成了共識之後,蕭木又向來宗道等閣老暗示了一下不打算處死許顯純的想法。 Ww W COM
結果自然不出意外,蕭木的這一想法遭到了閣老們的強烈反對——對於這個殺害了那麼多忠臣的凶手的處理問題,閣老們的態度是明確的、一貫的,也同樣沒什麼好的:必須要以死罪論處,沒有絲毫商量的餘地,能給他留一具全屍,已經是皇上您大的恩典了。要是讓這個亂臣賊子能夠僥幸逃過一命,那肯定是親者恨、仇者快的事情。
見大臣們的態度強硬,蕭木也不得不暫時收起了這個想法,畢竟剛剛他們能夠同意讓顧秉謙等人去內書堂教學,已經是做出了很大的讓步。此時自己若是在許顯純的問題上麵繼續逼迫,恐怕閣老們就要撂挑子不幹了。
而且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下去也沒有必要了,非但肯定不會有結果,而且要是自己一直堅持己見,最後隻會讓更多的人知道此事,到了那個時候就會有無數雙眼睛盯著許顯純,那樣的話,他就真的是再也不可能有活路,即便是找到證據證明他是冤枉的也沒用了——當然這種證據肯定是不存在的。
於是蕭木收起了暗示,表示自己肯定從善如流,不會放過這個閹黨的劊子手,蕭木的話也並沒有完全死,裏麵還是給自己留下了埋伏:畢竟自己的是不會放過許顯純,又沒有一定要將他處死。
聽了蕭木的話之後,來宗道等閣老這才放心,紛紛送上皇上英明之類的讚譽之辭。
“時間也不早了,幾位愛卿就先行回去歇息吧。”蕭木見色已晚,也沒有什麼其他的事情要,就開口打閣老們回去。
“臣等告退。”大臣們紛紛起身離開。雖然來宗道有意想留下來談談之前皇上所的皇太極叩關而入的事情,但是這個事情實在是太過於敏感,又不知道該從哪裏起。來宗道在心中猶豫了一番,還是沒有鼓起勇氣開口,隻好心事重重地離開了皇宮。
來宗道他們離開以後,蕭木一個人繼續思考著,由於他們的態度十分堅決,蕭木也試著開始站在他們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許顯純確實殺害了許多正直的忠臣,這一點毋庸置疑。
雖然曆史沒有如果,但蕭木還是忍不住假設了一番,如果這些忠臣沒有被許顯純殺害,那麼沒準在他們當中就會有人能夠在明末的亂世之中力挽狂瀾——無論是在治國理政,還是出兵征戰的方麵,成為這個國家的棟梁,有了這樣的人出現,明朝也許就不會滅亡。
雖然這樣的事情生的概率微乎其微,幾乎不可能,但也肯定不是零。不過現在這些假設全都沒有用了,而親手葬送這些原本的可能性的,正是許顯純。要許顯純僅僅隻是受人指使、奉命行事,用這個理由來給他開脫的話,蕭木自己都覺得這簡直就是個笑話。
想到這裏,蕭木現自己也認為許顯純確實是罪無可赦,即使是在後世,早已廢除了各種酷刑,同時慎用死刑的時空,也同樣如此。
“難道我真的是太固執了嗎?”蕭木不禁產生了這樣的想法。
就在蕭木幾乎要服自己的時候,他又想到了現在開始執行的大赦下的政策,以及對顧秉謙等人的從輕處理。文武待遇的反差又讓蕭木感到前所未有的糾結,頭痛不已。
蕭木覺得自己急需換一些其他的事情來做,以免鑽入了牛角尖。
“算了,這個問題先放到一邊吧。反正殺人也是秋後的事情了,距離現在還有幾個月的時間,也不急在這一時。”
為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蕭木又把撲克牌找了出來,繼續設計了起來,然後也不知道過了多久,蕭木不知不覺地睡著了,一夜無話。
……
徐光啟這兩的心情比較複雜。
上次與蕭木談話的時候,蕭木對於地運轉、水利農桑、火銃火炮這些東西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這無疑讓徐光啟感到十分興奮。
因為在當下的大明朝,讀書人的心思全都放在學習聖賢之書考取功名上麵,幾乎沒有人願意研究那些“奇淫技巧”,這讓徐光啟感到十分擔憂。早年與耶穌會士利瑪竇的相處,讓徐光啟對於泰西的科技水平有了一定的了解,這同時也加深了他心中的憂慮:有時間、有金錢、有條件的讀書人全都潛心做學問,一心追求功名,沒有人願意研究這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