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人選與天才(1 / 2)

王承恩有這樣的擔心其實也不無道理,在他看來,這也是吸取了上次皇上問他關於內書堂的事情時候的教訓:自己當時明明沒有建議皇上讓宮裏所有的太監們全都去內書堂讀書識字,相反還委婉地表示了反對,皇上當時也是答應的好好的,自己以為皇上也就打消了這個想法。WwW COM可是結果卻出乎意料,當下午皇上就想了一個改革內書堂的方法出來,晚上就把閣老們全都叫來,在眾位閣老們的紛紛反對之下還是強行推行了這個新規,度之快簡直令人咋舌。

王承恩覺得現在搞不好會有大臣以為這個主意是宮裏的太監鼓搗出來,在皇上身邊進了讒言,才讓皇上做出這樣的決定。而宮裏的太監當中,跟皇上接觸的最多的就要數自己,所以,現在自己的處境實在是有些尷尬。

事實上,要不是王承恩知道實情,就連他自己也不會相信皇上會有閑心關心宮裏的太監們念書認字的事情,所以就算有大臣懷疑自己,那也是百口莫辯,隻能默默地忍著。

現在皇上又問起了關於朝中大臣的問題,王承恩也是不得不心謹慎,還好這次他學得聰明了,在沒有搞清楚皇上的真實想法之前,實在是不敢隨便話,否則弄得不好就是禍從口出。

蕭木先是愣了一會,雖然沒有想到王承恩內心裏麵的想法,但還是才猜了一個**不離十:估計是我問的問題涉及到了朝中的臣子,王承恩害怕背上宦官幹政、構陷大臣的罪名,心裏有這樣的擔心,所以才不敢實話實。

於是蕭木決定打消王承恩的擔心,笑著道:“朕沒有別的意思,不過是想要找個人來給朕講書,大伴無須擔心,隻管便是。”

王承恩這才明白過來蕭木的意圖,原來皇上是想找個飽學之士來講書,這當然是經地義的,自己幾個大家都公認的學問好的大臣應該也沒有什麼問題。

於是王承恩把朝中的臣子們在腦子裏麵過了一下,然後開口道:“回皇上,要博覽古今、學識淵博的的飽學之士,肯定非幾位閣老莫屬,隻是閣老們每日處理各地的政務想來十分忙碌,無暇分身。所以奴婢以為,可退而求其次,由禮部左侍郎錢謙益大人來為皇上講書。”

蕭木對王承恩的話比較認同:“嗯,大伴所言有理,幾位閣老替朕操持政事十分辛苦,朕實在不忍再增加閣老們的負擔。”

不過王承恩推薦的這個人蕭木卻沒聽過,“這個錢……”

“錢謙益。”王承恩提醒道。

“對,錢謙益,大伴對其可有了解?”蕭木問道。

“回皇上,奴婢也不過是略知一二。錢謙益,字受之,萬曆三十八年進士。此人學富五車、文采一流,乃是東林領袖,文苑清流中仰慕其名者不計其數。先帝在時,錢謙益遭受魏逆排擠,不得不罷官歸鄉,今年方才回京,任禮部侍郎之職。”

“對,就召這個錢謙益進宮,來給朕講書。”蕭木吩咐道。

“奴婢遵旨。”王承恩聽了蕭木的吩咐,便動身傳人去了。

蕭木沒有等多久,就看到王承恩帶著一個身著三品朝服的中年官員來了。

“臣錢謙益,叩見皇上。”那官員進殿後,便大禮參拜。

“平身,錢愛卿毋需多禮。”蕭木道,同時吩咐王承恩給錢謙益準備座位,“賜座。”

“謝皇上。”錢謙益站起身來,一麵感謝,一麵坐到了王承恩搬來的座位上。

雖人不可貌相,但蕭木看到錢謙益確實長得風流儒雅,看起來就像是有學識的知識分子的樣子,心裏也自然很是高興,便開口起了正題:“朕近日以來,讀書多有不解之處,反複思量仍未有所得,聽聞愛卿學識淵博,便召愛卿前來,還望愛卿教朕。”

“臣慚愧,學識淵博之想來是同僚謬讚,臣實不敢當。”錢謙益聽了蕭木的誇獎,自然還是謙虛一番,然後接著道:“為皇上講書,臣倍感榮幸,臣定當全力以赴。”

蕭木就算不是大明的人,什麼事謙虛還是懂的,畢竟這一套自我謙虛的事情在蕭木所在的後世也仍然十分常見,“就算是林檎那個時候的中國,謙虛這種事情肯定也十分常見的吧?”蕭木心裏想著,“嗯,滿招損,謙德益,這個錢謙益的名字去的還真挺好的。”

自動無視了錢謙益的那些自謙的話,蕭木便決定讓他開始給自己講書:“既然這樣,這就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