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蕭木醒過來的時候,已經是是午夜了,估摸著大概是過了子時,醜時還不到的時候。Ww WCOM從將近中午在內書堂暈倒算起,一直到現在醒過來,蕭木足足昏睡了有六七個時辰,這期間的大部分的時候林檎都在一旁守著。
下午的時候被王承恩勸回去休息,回到了自己的寢宮後簡單地補了一點午飯,又閉目休息了一個多時辰之後,對蕭木放心不下的林檎就又回到了這裏。見到蕭木果然還沒有醒來之後,林檎果斷沒有猶豫,十分堅定地要再召太醫來診治。
王承恩本認為聽從李太醫的診斷,等皇上自然醒來為好,但既然皇後娘娘如此堅持,他自然也不敢違背娘娘的意思,更何況娘娘的舉動也是為皇上著想,便按照娘娘的吩咐,又傳召了一個太醫前來為皇上診治。
這次來的太醫姓張,據是張仲景的第七十一代傳人,醫術也是十分了得。但林檎對這種名頭卻沒有絲毫在意——多虧張、李是大姓,而華這個姓比較少見,不然的話太醫院裏豈不是還要多出那麼一位華佗傳人?
張太醫給蕭木把過了脈,也同樣得出了跟先前的李太醫同樣的結論——皇上過於操勞,加上今日受到了刺激,這才暈倒,昏睡幾個時辰之後便可醒來。然後張太醫又開了一個跟李太醫幾乎沒有什麼區別的方子,然後又同樣表示服藥隻是治標之策,若要治本還是要多加休息,不可過於疲勞。
張太醫對蕭木的病情講解了半,的跟李太醫幾乎完全一樣,讓人不禁懷疑這個張太醫是不是事先跟李太醫通過氣,不然的話,這兩個太醫肯定是同一個老師教出來的。
總而言之,在蕭木暈倒的問題上,李時珍的直係徒弟和張仲景的七十一帶傳人完全達成了共識,這也讓原本心裏十分擔心的林檎暫時放了心。
既然大明能找得到的最好的兩個太醫都了蕭木是因為勞累而暈倒的,那蕭木就一定是因為勞累而暈倒,太醫的診斷,而且是兩位太醫的診斷同時都有問題,這樣的幾率實在是太了。
於是林檎又讓王承恩待張太醫出去領賞,張太醫也同樣謙虛地表達了感謝——跟李太醫的表現也沒什麼不同,幾乎就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送走了張太醫,林檎和王承恩便開始耐心地等待著蕭木的醒來,到了傍晚時分王承恩同樣還是勸林檎回去用膳和休息,這次林檎卻沒有聽從王承恩的建議,而是選擇在蕭木這裏匆匆用了兩口飯,之後又繼續守在蕭木旁邊。
再晚一些的時候,張皇後和田、袁二妃也來過一次,見皇上仍然沒有醒來之後她們的心裏也是十分著急,還好林檎把之前張太醫的診斷也跟她們講了一下,言明皇上是過於勞累之後,張皇後她們才稍微放心了一些。
幾個人交談的過程當中,張皇後也能明顯感覺到這次過來的時候林檎的狀態跟上次大不一樣:上次的時候林檎的表現十分沉著鎮定,讓人完全感覺不到又什麼緊張之處(這當然是因為那個時候林檎以為蕭木是在裝暈);但這次自己過來之後,可以十分真切地看到林檎十分擔心的神情。
“周家妹妹到底還是年輕啊,皇上出了這樣的事,雖然一開始可以保持沉著,但時間長了,心裏肯定還是害怕的……”張皇後在心裏想著,完全忽視了她自己也不過二十二歲,放在蕭木的後世也不過是大學沒有畢業的年紀。
於是張皇後又善解人意地帶著田、袁二妃一起,陪著林檎了好一陣的話,成功地讓她們三人全都消除了不少的緊張感。
事實上,蕭木醒來的時候,距離張皇後她們也離開也沒過多久。
蕭木睜開眼睛之後,映入眼簾的自然還是這個充滿皇家氣息的,典型的十七世紀宮殿建築,眼前的還是典型十七世紀宮中貴人打扮的林檎和典型的十七世紀宮中高級宦官打扮的王承恩。
這一幕讓蕭木恍惚覺得自己還是在大興的惠康客棧——除了房間不太一樣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麼區別了。
“皇上醒了!”第一個現蕭木醒來的是王承恩而不是林檎,因為林檎由於之前的緊張和擔心導致此時有些沒有精神,所以讓王承恩搶了先。
不過林檎也幾乎是立刻現了蕭木醒來,在王承恩高興地出“皇上醒了”之前,林檎就已經看到了蕭木睜開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