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著現實和世界的區別,感慨著“名著佳作的劇情果然就是要把各種矛盾衝突全都集合起來,根本不像現實世界那樣幹巴巴的索然無味”,蕭木和林檎很快就等來了前往各處探訪的錦衣衛護衛們的回報。 . .
最先回來的是去王家胡同的那兩個,他們到了王家胡同,很輕易地就打聽到了一個從祖上就一直賣臭豆腐的李二這麼一號人物,街坊鄰居們全都表示吃過他們家的豆腐,李二從就跟著他爹李老二賣臭豆腐,後來他爹老了賣不動了,就由李二接過了祖傳的衣缽,繼續在大街巷上賣臭豆腐……
“好嘛,聽那販李二把他豆腐的來曆吹噓得神乎其神,我本來也就當聽個樂嗬,完全沒有當真,沒想到他這臭豆腐結果竟然真的是祖傳的……”蕭木在心裏想著,很顯然有點難以置信的味道在裏麵。
這當然就要歸結於古代和蕭木的後世社會的區別了,畢竟在蕭木後世的現代社會,打著什麼“祖傳秘方”、“百年老字號”旗號的商家簡直多如牛毛,但往往深入調查一番就會現,這商家沒準去年做的還是完全不同的行當,誰要真的輕易地就相信了,絕對會被人當做傻子一樣嘲笑的。
但現在穿越到了大明朝,卻現原本被自己當笑話聽的“祖傳臭豆腐”竟然是真的,當然這其中有古代科技水平展緩慢,“子承父業”的情況比比皆是的原因,但更多的恐怕還是大明的商販跟後世比起來要有操守得多,即便聽起來像是吹噓,但往往也是確有其事,最多就是稍微誇張了一點罷了。
大明朝的商販跟後世比起來如此有操守,但想到“人心不古”這個詞在大明朝肯定已經出現了,蕭木不禁有那麼一點感歎,為什麼自己要穿越到明朝,真的想穿越到上古先秦、春秋戰國之類的時候,親眼看看“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情景,還有傳中的“古仁人之風”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聽著先回來的護衛的回報,之後前往李家胡同探訪王老五的情況的護衛也很快就回來了。
不過這個護衛的運氣就不像去探聽李二情況的那兩人一樣好了,他來到了李家胡同,遇到了住在這個胡同的居民便打聽王老五的情況,結果回應他的全都是一個個的白眼——很顯然,他被當成了王老五的狐朋狗友,是來找王老五去鬼混的。
那護衛心中受傷之餘,隻好改變了策略,裝成了來找王老五要賬的人,這下終於有人給他指明了王老五的住所——胡同走到頭,那個破敗的,隨時都可能倒的房子就是。
這一點也充分明了王老五在這一帶的名聲實在很臭,按理正常人家遇到了來討債的,街坊鄰居們往往被幫著遮掩,最少也要假裝不知道,可事情到了王老五這裏就完全變了樣,這條胡同的居民仿佛全都希望他趕快被追債的找到,然後關到牢裏去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