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二章 敗相(1 / 2)

很快皇太極和他的親兵勇士們便與殺來的明軍主力戰作一團,經過了皇太極的一番慷概陳詞——當然慷慨激昂地話語也不見得就一定的是真實情況,但顯然皇太極的親兵勇士們對此全都深信不疑,因此皇太極親自率領的這人數不多的親兵們士氣高昂,再加上能夠作為皇太極的親兵,其自身的武藝本就不在話下,所以他們的人數雖少,但在擊敗來犯明軍的這一點上,所有人,包括皇太極本人在內,全都是毫不懷疑。 ..

不過很快他們就現事情並沒有他們原本想象得簡單,對麵的明軍跟以往他們熟悉的那種戰鬥力低下,被他們像趕羊一樣到處亂趕的軍隊完全不同,很顯然這次來襲的明軍絕非普通的烏合之眾,而是精銳中的精銳,起戰鬥力跟他們大金的勇士相比也並不遜色多少。這一點現也沒有什麼值得驚訝的,畢竟敢於出關深入到草原之上,一改往日像烏龜一樣所在殼裏的那種懦弱的作風,這樣的軍隊自然不會是尋常貨色,估計全都是明軍將領的精銳家丁。

盡管大金的勇士們自認在武藝上不會輸給任何人,即便是明軍的精銳家丁也難以跟他們相提並論,但雙方在戰鬥力方麵的差距其實已經十分微了,明軍精銳家丁即便是在單打獨鬥方麵比起膀大腰圓的大金勇士稍稍遜色一些,但畢竟戰場之上又不是雙方各派一人單打獨鬥,在雙方戰兵能力基本持平的情況之下,戰鬥勝負的平自然要取決於一個最基本的因素,那就是人數。

可以明軍的人數遠遠多於皇太極帶領的親兵勇士,而且由於此前一直順風順水,在建奴大營之中肆意破壞了一番之後,明軍的兵將此時也同樣士氣正旺,甚至他們內心深處的原始獸性也已經被激了出來。

既然在士氣上雙方不相上下反而明軍還要略微有所占優,再加上人數上有著明顯的優勢,所以這場局部戰鬥勝利的平逐漸地就朝著明軍的一方傾斜了——雖是局部的戰鬥,但由於大多數的建奴此時都各自為政,參戰的一方又是皇太極親自率領,所以很顯然這局部的戰鬥將會直接左右最後整個的戰局。

皇太極和他手下的親兵勇士們感覺愈地吃力了,每個自認武藝絕對不會輸給明狗的大金勇士們的周圍往往都同時遭受這兩三個他們十分看不起,但武力又並不遜色的明軍戰兵一同的攻擊,所謂“雙拳難敵四手”這樣深刻而樸素的道理,想來這些一直自認不凡的“勇士”們此時才得到人生中最最透徹地領悟。

原本以為不堪一擊的明軍竟然擁有如此的韌性,這讓絕大多數的大金勇士全都感到有些猝不及防,隨著戰鬥進行得越來越艱難,巨大的心理落差終於讓這些百戰百勝的勇士們失去了原本那高昂的士氣,他們此刻也終於考慮起以往從來都沒有必要,也不屑於考慮的問題——我們是不是要輸了?戰敗了要怎麼辦?我會不會被敵人給殺死?我死了之後家裏的婆娘孩子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