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駱養性看來,張家口商人向關外出售違禁物資,而且還向當地的守將行賄的這個事情侯世祿肯定知道,畢竟這是一個張家口人盡皆知的問題,侯世祿作為宣府總兵,要是連這個情況都不知道,那也就跟廢物沒什麼區別了,而大明的鎮朔將軍、鎮守宣府總兵官竟是一個廢物,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事。 . .
但侯世祿有沒有拿過王登庫這些商人的賄賂卻不太好,很可能他作為宣府總兵,身居高位,從仕途的前程角度考慮沒收取過王登庫他們的賄賂,同時由於覺得牽扯的人太多、麵太廣,所以這才並沒有上報;當然也有可能侯世祿為了養兵的需要,收取了王登庫他們這些商人的賄賂,在他們之前跟蒙古人做的那些違禁的生意方麵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雙方各取所需,互惠互利——畢竟從侯世祿留給駱養性的那五百親兵的盔甲裝備上,或者是精銳程度上都能很明顯地看出,養這些並的花費肯定不。
不過駱養性還能確定一點,那就是侯世祿可能會默許張家口的商人跟蒙古人交易糧食、鐵器之類的違禁物資,但要是讓他知道王登庫他們這些商人竟然開始跟建奴做起生意了,那他肯定不會繼續裝糊塗——畢竟現在蒙古勢弱,對大明構不成太大的威脅,而大明最主要的敵人就是關外的建奴。雖宣府不是遼東,不是對抗建奴的第一線,但作為宣府總兵,不上哪皇上下一道旨意,或者建奴入寇犯邊,侯世祿就要跟建奴交手作戰,若是默許張家口商人的這種“資敵”行為,那無疑是給他侯世祿自己添堵,駱養性覺得隻要侯世祿不傻,就不會允許這種事情出現。
總而言之,王登庫這些商人跟蒙古人交易違禁物資這件事情侯世祿肯定知道,不管他為了前途沒有收取賄賂,還是為了養兵收了王登庫他們的賄賂,但侯世祿肯定不會默許張家口的商人賣東西給建奴的——退一萬步講,就算侯世祿真的喪盡良,支持向建奴運送物資的這種“資敵”行為,也應該由他這個宣府總兵親自跟皇太極做生意,這樣還能收獲不少的利潤,而不是讓張家口的商人們大塊吃肉,把利潤的大頭全都賺走,自己承擔著風險卻隻能跟著喝口湯。
關於侯世祿的問題就是這樣,明顯的地方十分明顯,不用想都能知道,而無法確定的地方就算進駱養性想破腦袋也想不出個所以然,所以駱養性幹脆就不繼續去想——反正把王登庫他們全都抓來,找到他們的賬本,他們有沒有給侯世祿行賄,就一目了然了。
不過駱養性估計,就算侯世祿真的收取過王登庫他們的賄賂應該也不會受到太重的責罰——隻要他不是喪心病狂地瘋狂索賄,數額特別巨大的那種就行。
畢竟都是做領導的,駱養性對這方麵的門道還是挺了解的,侯世祿作為宣府鎮的總兵,要是堅決拒絕了張家口商人的賄賂,那他手下的副將、參將、遊擊等等各級軍官就全都不便收了,這樣一來無疑是斷了所有手下的一個財路,勢必會遭到手下的記恨,這樣的話侯世祿帶起兵來無疑就會十分困難了,所以駱養性以己度人,覺得侯世祿最多也就是收取張家口商人們“例行”的那種賄賂金額,而收取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那些錢財本身,而是出於駕馭部下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