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五章 焦慮(1 / 2)

“《工開物》?”林檎聞言先是一愣,然後用一種難以置信的語氣問道,“你的意思該不會是,這個宋應星,其實就是《工開物》的坐著吧?”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的。”蕭木點頭答道,“我記得在中學學曆史課的時候,關於《夢溪筆談》還有《工開物》這兩本書還有他們的作者就總是分不清楚,現在《夢溪筆談》在大明這個時空已經可以見到,證實了是宋朝人沈括的著作,那麼《工開物》的作者就隻能是宋應星了。”

“好吧,沒想到你竟然還有比我知道的還多的時候。”林檎答道,很顯然她對於蕭木能夠獨立地發現這個重要信息感到有些意外,事實上在蕭木解釋了他的想法之後,林檎也有點隱隱約約地回想起了自己在中學時候似乎也學習過類似的東西,隻不過當時並沒有刻意地去記憶,所以直到現在,她也有點不太敢確定。

“當然了我記的也不一定就完全正確,不定也有搞錯了的可能。”蕭木接下來就“謙虛”了一句,或者也不一定就是謙虛,而是他也真的不太能夠完全確定,於是蕭木然後提出了一個驗證的方案,“我們不如找個時間到王靜遠家親自驗證一番,如果這個宋應星真的是《工開物》的作者的話,那他對於一些科學方麵的知識肯定是有所了解的才對。”

“不錯。”聽到了要出宮去王靜遠家驗證一下,林檎自然不可能不同意,“我們可以不經意間地談起一些科學話題,如果他對一些基本的科學問題都一無所知的話,那就可以確定他根本不是《工開物》的作者,而僅僅是一個重名的人物之類的。”

“而如果他能夠對答如流,甚至還能提出一些連你我都不懂的科學問題,那就可以基本斷定我的記憶沒有錯誤,畢竟在大明這個時空,對科學技術這些東西感興趣的讀書人實在是鳳毛麟角,更不用重名的人物了。”蕭木點點頭,進一步補充道。

可能是出於讓廣大考生過好一個中秋佳節的考慮,會試的結果雖然在過節之前便已經產生,但卻並沒有在中秋節當公布,想來主持會試的朝廷並不想要看到名落孫山的考生在中秋佳節這樣的日子裏無心過節,過於悲痛。

但這樣的做法實際上也並沒有取得什麼好的效果,因為會試結果一不公布,廣大的考生們就一不得安寧,整日為自己能不能考中而擔憂、除了個別對自己極有信心的人之外,每個考生都是一副茶飯不思的樣子,自然也就沒有心情過好這個中秋節了。

就比如在王靜遠家借住的宋應星兄弟,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盡管今日是一個喜悅的日子,每個人的臉上都透著興奮的神采——趙棄病等幾個孩子更是如此,盡管馮氏準備了額一桌可口的飯菜,但作為一個等待會試結果的趕考士人,宋應星兄弟無疑表現得有些心不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