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六九章 冷箭(1 / 2)

作為一個正常的人類都很難將自己的注意力長時間地保持高度一致,特別是在需要你高度注意的事物之外同樣還有其他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在同時發生的時候更是如此——就比方一場大型的體育賽事的安保人員很難全程隻注意賽場之內的安全而不偶爾分心去關注一下賽場之上的比分,盡管原則上他們這些安保人員全程都應該是背對賽場,不去看一眼場上的情況。

對於此時的蕭木還有楊韜、胡雲他們一幹跟隨護衛的人來也是差不多相同的道理,由於蕭木這個大明皇帝的到來,整個明軍的氣勢為之一振,戰場之上的形勢瞬間得到了極其明顯的好轉——在這種情況之下,任何一個大明一方的人都很難不去關注戰場之上的局勢,即便楊韜、胡雲他們最最核心的任務是保護皇上的安全,而不是記錄戰場局勢的變化。

後金一方自然也注意到了戰場局勢的明顯改變,大明軍隊爆發出的強大戰鬥力無疑讓他們也有些猝不及防,雖大金的勇士們的勇武程度遠非明國軍隊士卒可比,但畢竟不是三頭六臂的怪物,人體的組織構造跟正常人類也沒有任何特殊的區別,既然都是人類,那麼大金一方勇士即便有優勢,這優勢也自然不可能像老虎和兔子那樣對比明顯。

袁崇煥率領的遼東軍也是大明最為精銳的軍隊,在士氣空前高漲的情況之下壓製住了大金的勇士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隻不過在以往雙方的作戰過程當中,大明一方的軍隊從來都沒有爆發出如此的氣勢而已。

皇太極一方當然不可能對戰場之上如此明顯的局勢改變無動於衷,很快他們就發現了讓局勢變化的原因——畢竟不管是大明一方還是後金一方,大家都處於同一時空,既然皇上親臨前線督戰的消息能夠傳達到每一名大明士卒的頭上,那麼後金一方的人自然也很快就知道了這樣一個情況。

有道是“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很顯然後金一方的人雖然並不一定熟知這句詩,但詩句當中蘊含著的樸素道理他們無疑是十分清楚明白的,作為大金的貝勒,正在皇太極身邊一同指揮軍隊作戰的多爾袞自然也深知這個道理,此時的他意識到了對方大明的皇帝就在城頭上的時候,立刻便生出了“射人先射王”的想法,打算用自己的箭術讓對麵的大明皇帝——也就是蕭木,後悔來到戰場之上。

在多爾袞的觀察看來,此時正是自己放箭的最好時機,因為他遠遠地看去,大明的皇帝還有他手下的親衛們似乎都在為大明一方取得的優勢局麵而感到激動和欣喜,此時他們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了戰場之上而對於明國皇帝的安全問題則是沒有多爾袞想象當中那樣的嚴密。

既然如此,多爾袞自然不會放過這樣大號的機會,畢竟如果能夠一箭射死明國的皇帝,那麼明軍剛剛提起的士氣肯定就就會立刻陷入穀底——這是毫無疑問的,除此之外,不定明國的內部還會陷入更加混亂的境地之中,那樣一來,大金攻取這明國的京城也就變得更加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