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四章 人盡其才(1 / 2)

唐仲回歸中樞院之後,胡賀便被調離了洛陽令的崗位,令所有官員大跌眼鏡的是,他既沒有入閣,也沒有升遷到各個中央部委任職。Ww W COM

晉朝官製源自三國官製和東漢官製,在漢代,尚書省實際上是權利的核心機構,相當於現在的國務院。西漢初年的尚書省分為四曹,通掌圖書、秘記章奏之事,其一為常侍曹,主丞相禦史公卿事;其二為二千石曹,主刺史郡國事,其三為民曹,主吏民上書事,其四為主客曹,主外國夷狄事。漢成帝時,又置三公曹,主斷獄,成為五曹。

曹魏時期則有五曹,即吏部、左民、客曹、五兵、度支,加上尚書令和兩仆射也稱“八座”。

晉武帝開始設立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

東漢時期,尚書省的權力非常大,其主官尚書令實際上直接取代了宰相的職權。

到魏王曹操專權的時候,尚書省畢竟是子的擅專之地,而且形成的曆史由來已久,不可能一朝一夕就能廢除掉的。為了架空尚書省,將權柄控製在自己手中,曹操創造性的增設了一些新的崗位叫秘書令,通俗講就是給自己配備了一些秘書,剛開始隻管一個很核心的事情,就是奏折審核和下達旨意,直接接管了最核心的權利。

文帝時期,秘書令改名叫中書令,又置監,以秘書左丞劉放為中書監,右丞孫資為中書令,並掌機密,中書監令始於此,到這個時候,秘書從幾個崗位展成了一個專門的機構,不再是十幾個人,七八條槍的草頭兵,而是逐漸演變為正規軍。當時中書監這個部門甚至被世人稱為鳳凰池,借此比喻其重要性。

於是,原來的尚書省逐漸被疏遠,從一個決策機構變成了執行機構,由指手畫腳的老大淪為了隻負責提刀砍人的弟。

楊柯當政之初,就不能再沿用中書令這個機構了,原因很簡單,因為中書令這個部門裏的官職都不高,既然是秘書,總不能給個副國級以上待遇吧,而且無數曆史經驗證明,身邊的人一旦身居高位,很容易就會變成亂政的源頭,比如明代的宦官集團就是最好的例證。

楊柯當時需要從子的手中順利接掌權杖,需要給一些自己班底裏的實權人物準備好位置,又不能讓他們演變成秘書一類的近臣,埋下隱患,所以他將清代的中樞內閣製度複製了過來,提前將尚書省和中書省製度掃進了曆史的故紙堆。在胡賀的任命上,唐仲苦思了好幾個日夜,實在是沒法替這位老兄安排一個合適的工作崗位。一是因為人口的清查和錄籍實在是牽扯麵太廣,觸動的權貴利益太大,沒有對等的權利,根本不可能完成這項得罪人的工作。二是這位老兄畢竟不是楊柯的創業團隊,隻是剛剛投誠的新人,而且資曆也不太夠,品行還頗有點問題,給的權利太大,搞不好以後尾大不掉。輾轉反側許久之後,唐仲隻能將這個難題交給楊柯,想聽聽他的高見。沒想到,楊柯隻是輕飄飄的了一句話:“成立一個人口和貪腐整肅的臨時組,我任組長,老夫子你任副組長,胡賀就做執行委員,全權負責實務,抽調戶部、刑部的人參加,人由他去挑,有清查和獨立辦案的權利。什麼時候這件事辦成了,什麼時候就解散,參加的人到時論功行賞,再優先任官。”

自己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到楊柯手上就這麼迎刃而解,唐仲起先還有點犯嘀咕,但細細想來,不禁對楊柯肅然起敬。將人口清查和貪腐整肅兩權並列,其實是給了胡賀一把刀,如果這些權貴敢不配合人口清查,就用貪腐這把刀砍死你,自武帝晚年開始,下權貴和官員奢靡貪腐成風,不是查不查得到的問題,而是查不查你的問題,動起真格的來,估計這全下能經得起紀檢的官員沒幾個。將戶部和刑部的官員派給胡賀做幫手,其實也是為了避免這位老兄完全搞恐怖清洗那一套,畢竟還是要依法辦事,否則,為什麼不將張昌的特務機關派上用場?另外,由楊柯親自擔任組長,其實是在向全下官員權貴釋放一個信號,代表著中央的重視程度和決心,震懾那些蠢蠢欲動的人。再加上唐仲控製全局,的確是一種最佳的人事和權利組合,等到這項工作完成,解散這個機構,恢複到正常的權責劃分與辦事流程上來,又對這些有功人員優先獎勵和任官,其實是解決了組織結構和人員激勵的問題。這一組組合拳打下來,唐仲當然有理由對楊柯更加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