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之路。”
孫破虜伸手指向不遠處的石徑,道:“我也是數日前才知道,這件曾經聞名修行界的奇特法器,經曆了不知多少歲月變遷,流落到大人手中。”
“啊!這就是傳中的通之路?”
人的名,樹的影。雖然這古樸的青石徑很多人未曾見過,但通之路四個字,可以是如雷貫耳,頓時響起一片倒抽涼氣的聲音,目光中也多了許多炙熱和敬畏。
因為這件法器,代表著數千年前的一位修為通徹地的強大修士,魯班。
相傳,魯班幼時曾是個出色的木匠,後來技藝近乎於神,竟以技入道,修至令世間無數修行者夢寐以求的攬日境界。傳聞中魯班不但本身修為恐怖,也並未放下昔日的手藝,以一己之力開創傀儡術法,窮盡無數奇珍異寶,製造出七隻傀儡假人,每一隻傀儡都擁有可以與尋常攬日境修士分庭抗禮的可怕實力。
與許多曾達到攬日境的強者一樣,站在修行七境的巔峰之上,魯班也開始迷惘困惑,想要突破七境,探究太陽的真正奧秘,也就是嚐試進入隻存在於傳中的“登日境”。
世間修行的法門何啻恒河沙數,但殊途同歸,全都是從空中的紅日裏汲取力量源泉,強化鍛煉身體,最終甚至可以借日光之威為己所用,從弱到強,便分成觀日、聚日、日出、日耀、碎日、追日、攬日這七重境界。
那麼,攬日境是否便是修道的終點?為下修士提供力量的太陽之上,究竟有什麼東西,太陽為何每日清晨如狹長火線,到正午時分卻變成火紅的圓盤?
登日境其實並不是具體的修為境界,也從未聽有哪位修士可以達到,那隻是人類大能在達到修為極致之後,對這片地、對力量之源產生的向往與探尋。
凡攬日境大能,無不想登日探秘!
可是,登日何其艱難!
根據早已被證實的修行常識,修士淩空蹈虛,每升高萬裏距離,氣溫就會升高大約六度,這是大漢朝通用的計量單位,常人體溫大約三十七度,將冷水煮沸時剛好達到一百度。
也就是,當修士企圖登日探秘,隻是升空十幾萬裏,便會因為更接近太陽,而承受堪比沸水的空氣溫度。
當然,對於至少已經攬日境的強大修士而言,這點區區的高溫,完全算不了什麼。可是另一方麵,十幾萬裏對於登日來,或許隻能是剛剛邁出可憐的一步。
那麼,繼續向上……一百萬裏,一千萬裏!
大漢朝的文獻記載中,曆史上最強大的一位攬日境修士,憑借無數強大的法寶神器,曾一度飛臨一千三百萬裏的高空中,也就是他那時必須隨時承受接近一萬度的恐怖高溫,那足以令最為堅韌的百煉精鋼,在瞬息之間升華為虛無的鐵氣!
憑借肉身修為,硬抗萬度高溫,這是令下修士心馳神往的恐怖存在。可是,對於遙遠的太陽來,依然還是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