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7章 權勢滔天(1 / 2)

聖旨很長,但大體的意思隻有一個,江浙布政使榮利身染惡疾,無心政事,陛下勒令他回榮家調養,令江蘇布政使溫亭湛身兼江浙布政使。

聖旨一出,整個朝廷都炸開鍋了,當初溫亭湛以西寧知府肩負青海政權,可以說是臨危受命,且馬上就是三年考績,也兼任不了多久,青海又是個敏感原本沒有布政使的地方,陛下一時間想不到如何安排,這樣做也就沒有多少人有意見。

可現在不同,剛剛才考績完畢,許多地方的官員都還沒有走馬上任,完全可以再調動一位得力幹將去接替榮利,溫亭湛今年才二十四歲,這一路飛升已經快得令人驚恐。他在青海做得漂亮,無人敢否認,所以他升任布政使縱使有人酸,也隻能歎服別人有能耐。

可溫亭湛這才剛剛上任蘇州,就讓他身兼兩省政權,整個江南就差一些邊邊角角不在他的管轄範圍內,隻怕總督見到他都得禮讓三分,而且從來沒有身兼兩省的先例,言官們紛紛納諫,朝廷每天為這件事爭執的麵紅耳赤,有支持溫亭湛的,有反對的。

但不論他們怎麼爭執,這道聖旨還是安安穩穩傳到了江南,傳到了溫亭湛的手裏。

對於朝廷上的反對聲音,興華帝隻是輕飄飄的說了一句:“任在朕,罷也在朕。諸卿何不靜觀,且看一看溫允禾能不能勝任,若是他一人可行,又何須再浪費一位治國之才擠入江浙?若是哪位愛卿敢作保,所舉薦之人定比溫允禾身兼而績優,便遞上奏疏與朕。”

這下子,朝廷都安靜了,誰也不敢去擔保。實在是溫亭湛這一路行來,從科考的案首、解元、會員、文武雙狀元,到在帝都破奇案繳賊贓充裕國庫,監軍水師收複琉球,再到青海服黃堅,掃吐蕃,懾蒙古,擒南久王勢如破竹,根本沒有載過跟頭,留下的全然是一片讚譽。

尤其是百姓的讚譽,青海現在還有歌謠傳頌溫亭湛。

溫亭湛這個人,生來就好似做什麼都無往不利,即便是身兼,他們也不敢擔保還有人能夠超越他。而且溫亭湛足智多謀,這會兒他們攪了局讓溫亭湛失了江浙的管理權,舉薦一個人上前,難保溫亭湛不會懷恨在心,到時候動動手腳讓人變成第二個榮利,那舉薦之人豈不是自己挖坑跳,他們僅能夠咬住的就是史無前例。

又被興華帝一句話駁回:“溫允禾四元及第也是史無前例。”

於是溫亭湛就這麼華麗麗的又破了一個先河,身兼兩省布政使,手握兩省政權,現在說一句權勢滔天都已經不為過,盡管中書令統禦百官,但到了地方上,也未必能夠使得動兩省的力量。

布政使的自由度較高,興華帝特許他自己選擇辦公地點,溫亭湛自然是選擇了距離榮家最近的蘇州:“日後夫人要去何處,隻需要提前知會一聲,為夫都能夠隨時跟從。”

在青海的時候,他必須每日坐衙,且假期有限,好幾次和夜搖光出去都是偷偷摸摸,還讓古灸幫他裝了幾次病號遮掩,還有兩次被迫和夜搖光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