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有事?”宣開陽攙扶著那名學子,關懷的詢問。
那名學子顯然是被嚇得不輕,隻能兩眼無神的搖了搖頭。
宣開陽緩緩的鬆開他,才站在高台上,對著下方大半懵然和心有餘悸的學子道:“諸位大人,諸位先生,諸位同生。此事雖則蹊蹺,但從昨日的五行詩可知,是因家父所起。身為人子,學生相信家父品行端正,也正是因此家父或許招惹不少人恨,從這些人罔顧無辜學子性命,也要讓諸位對家父心生恨意可見,陷害家父之人品行何等低劣!”
宣開陽的話摻雜著勁氣,帶上他義憤填膺的神情,很是具備渲染力。
給人時間消化了他的話之後,宣開陽才接著道:“各位同生,盡管家父和元大人已經嚴防死守,但隻有千日做賊,何曾有千日防賊?這些人想來是誓不罷休,文賽到底沒有性命重,留著性命日後還有文賽,我建議文賽就此終止,以免給了旁人危害之機,身為人子,與我而言,父親的英名終於於一切。我母親又是個積善之人,若是因他們之故,牽連無辜,想來他們也會於心不安。”
說完,宣開陽在高台之上,恭恭敬敬的向下方行了一個禮。
如果不是場合不對,夜搖光肯定為兒子喝彩和鼓掌。
那些人為的是什麼?不就是想激起文人的憤怒,對溫亭湛口誅筆伐?將溫亭湛從神壇拉下來,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灰溜溜的被興華帝給踢出江南麼?
宣開陽的一番話,以退為進,看看那些學子臉上的茫然盡褪,都浮現憤怒的神色,可見這番話的煽動力有多強。
“溫大人為國為民,清正廉明,總所周知!”立刻有學子站起來鏗鏘有力道,“我們寒窗苦讀為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向溫大人學習,做一個於天下有利之人?今日,我們麵對惡勢卻要膽怯,卻要逃避,卻要忍讓,日後如何挺胸抬頭做事?”
“沒錯,我們不走!”有一個學子站起身,“我們要和溫大人共同進退!以綿薄之力,向世人昭示邪不能勝正!”
“對!”
“極是!”
在書院就讀的人最不缺的就是一腔血性,這眾誌成城的畫麵,極其的震撼人心。
有了這樣的翻轉,就算他們保護不力當真出了人命,這些人也不會怨怪溫亭湛牽連,因為宣開陽已經建議終止文賽,但他們是自願留下來,他們會越發的憎恨背後的凶徒。
倒不是借此推卸責任,他們依然會盡全力來保護好這些學子,而是不想發生親者痛,仇者快的悲劇,不想這些無辜的學子淪為傷害溫亭湛的工具。同時,先掌控了他們的情緒,後續無論發生何事,他們心中有了信念有了準備都會更加的理智和冷靜。
想來它沒有料到這一點吧,溫亭湛的影響力已經根深蒂固,能夠來這裏參賽的,先不說品行,隻說學問和頭腦一定是拔尖,他們正值少年,書生意氣,揮斥方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