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這麼多的員工,這麼多人一人吃馬嚼的加上工資,是一個巨大的窟窿了。 Ww WCOM
買賣做大了,陳楚也得雇傭裝卸工人了,初期階段,也不能動用機械化,裝卸工,挑菜的女工都得雇傭,而這些工人也都先在杏花村挑選。
村民6續排隊過來檢斤,孫博文已經弄來了地泵秤,這樣直接把車推上去,在地泵上就稱重完畢,隨後再把菜卸掉,再稱重車輛,這樣便快了很多。
這地泵是幾十噸的,卡車上去都能稱重,隻是菜還需要人工檢查。
不過都是本村本土的,老百姓都比較實在,誰都知道陳楚這貨的手段,打架鬥毆的臭無賴,而且還是本村村長,地方一霸,連黑澀會都打,鎮長都揍,老百姓又驚又怕又支持,因為他不欺軟怕硬,不服上麵的人,但對下麵的老百姓好,而且收購東西都讓老百姓沾點便宜啥的。
比如一千零九斤,陳楚直接寫上一千一十斤,湊整了。
杏花村幾乎家家有大棚,即使田裏沒有大棚的,院子裏也有,幾百人排隊,有的還趕緊去地裏收菜。
陳楚拎著廣播喇叭喊:“不著急,不著急,這菜長期收,而且都是現金結賬……”
另一方麵,董曉媛已經組織成立了冷庫部門,負責管理冷庫,找到合適的開冷凍機的師傅,她已經早就派人去整理冷庫了。
向陳楚彙報工作的時候,陳楚心裏也有點想法,這真是自己的賢內助了,如果她不介意自己女友多,自己倒是不介意把她收了的。
陳楚心裏揣摩著自己的不要臉想法之時,董曉媛又去忙活去了。
一上午的時候,杏花村村民的菜收購完畢,一共三百多戶村民賣菜,多的幾千斤,少的也有幾百斤,賣的少的羨慕賣的多的,賣的多的自然高興。
不然他們的菜還得趕集去市場賣,風餐露宿的,有時候還要被城管欺負和驅趕。
老百姓在馬路邊賣點菜,城管也管,理由是影響市容,就他們那副嘴臉不影響市容?
現在把菜直接賣給陳楚,價格也合適,也省著挨累,省著受氣,受欺負了。
收購上來的蔬菜隨後進行分類,看著冗雜,其實也很好分。
這邊老百姓基本上都種植簡單的青菜。
大多是,茄子,豆角,黃瓜,辣椒,西紅柿這幾樣。
這一上午就收購四十多萬斤的蔬菜,而四十萬斤蔬菜總共才花了不到二十萬,這些蔬菜運到冷庫,隻要過一個多月,就能翻個好幾倍,要是到冬,至少翻十倍。
當然,冷庫的成本也是需要錢的,陳楚看著這些菜,琢磨把他們弄進玉扳指內,這樣冷庫成本就減輕太多了,當然,這事兒得偷偷的幹才行,冷庫隻是表麵上做做樣子罷了。
四十萬斤青菜,兩輛大掛車便運走了,陳楚想了想,也應該弄個魚塘,自己的海魚就放在魚塘裏,形成個海洋,現在也有運輸隊了,到時候弄幾輛海鮮車玩玩,各個城市送送海鮮,不圖多賺點錢,就給dL海鮮搗搗亂就行了。
肯定還能把崔穎穎那娘們氣出一口老血的。
陳楚忽然覺得,人生的最大樂趣應該不是賺多少錢,而是把對手氣死才是更有趣的。
兩輛大掛車把菜運走,而下午菜也是照常收購,但交給冷庫的收購部了,下午主要收購其他村的菜品。
陳楚見董曉媛這妞兒不在,又給董曉媛打去電話道:“董秘書,幫我聯係聯係,看看有沒有可以承包的魚塘,我要養魚。”
董秘書嗯嗯點頭,等掛了電話,她不禁呼出口氣,覺得陳楚這人辦啥事都不太靠譜,但是有個優點是不錯的,那就是能折騰,這一的,名下又是火鍋店,又是施工隊,啤酒廠,冷庫啥的,現在又要整魚塘了,她真想不明白,這貨整魚塘到底要幹啥?
這邊的啤酒廠亂糟糟的還沒弄太明白,他就又去搞另外一件事了,就是俗稱的一件事沒辦明白就去幹多件事兒,屬於那種貪多嚼不爛瞎折騰的人。
不過這種人是老板,現在大也算混個成功人士了。
或者?成功人士都是這種東竄西竄不好好做事的二流子?精明人是幹不成大事業的?
董曉媛不禁自嘲的笑了笑,當初大學時候,那麼多精明的同學,又是學生會主席,又是書記的,但是到了社會上,一個個就成了狗屁了。
倒是很多不學無術的人,在社會上還混的不錯,比如陳楚這種二流子,人渣,這種人還混成老總了,活的比誰都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