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逆天(2 / 2)

可代價是,他的壽元一斬再斬。雖然得到這太初聖地,存於九尊始獸雕像內的念力支持,讓他不至於被天道降劫。

然而推演天道軌跡,窺視天道規則本就是逆天而行之事。即使沒有遭受天譴,可每次窺見完未來一角後,他的壽元都被斬掉一些。

時至今日,他已經壽元無多了。

人族中的至尊古族,天族。血脈中蘊含著殘缺的天道法則,讓族人都可以有機會窺見天道軌跡。可是即使如此,天族族人大多最後都不得已善終。

要知道,天族族人體內蘊含的天道規則,可是源自於至尊始祖。

至於枯族護道者可以窺見天道軌跡,那全然是因為他天生的通靈神角的原因。

擁有至尊血脈的天族族人,終身不願為任何人推演未來之事。若非麵臨生死存亡之際,天族族人不會對外泄露半點天機。

可縱然如此,天族族人也不得已善終。

枯族護道者此生早已泄露了不少天機,為枯族躲過了數次大劫。

而枯族身為蠻荒大族,所牽扯之事超出任何一個人所能承擔的極限。簡單來說,就是枯族所牽扯的因果太大,根本不是他能夠承受的。

枯族護道者改變了枯族的曆史進程,就如同在和冥冥中存在的“天道”所抗衡。

試問,人力又如何能勝天?恐怕他早已在千年前,就已經成為了準聖,那也不行。

枯族,就如同天道軌跡中的一道痕跡。隻能按照天道規則注定的目的地運行,枯族的終點,也早已被注定。

然而枯族護道者逆天改命,把枯族拉出了原本的命運軌跡。就如同火車脫離了原本軌道,隻能加速枯族的滅亡。

至於他本人,自然也會成為了枯族原本命運軌跡上的一員。他把枯族拉出了原本的軌跡,也就意味著他將承受枯族的因果。

枯族傳承無盡歲月,所做之事,所牽扯到的大因果,又豈是一個人所能承受?

可惜的是,枯族護道者沒有想過這方麵的問題。當他擁有窺視天道軌跡的能力時他就覺得,他才是天,他才是天道。枯族的命運,隻掌握在自己手裏。

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擁有了窺視天道軌跡的能力,千年間他也曾數次把枯族帶離原本應當遭受到的劫難。

不過因此他所付出的代價,卻是大大的縮短了原本的壽元。

“罷了,罷了。既然老夫命不久矣,那就最後為枯族再逆天一次。隻希望此次的劫難,你們還能應對……”

說罷,枯族護道者最終把內心的矛盾一掃而空。開始靜下心神,準備推演天道軌跡。

此次過後,他的壽元必然會被斬掉一部分。可是熟知天道規則的他,有信心從天罰中活下來。

而且在來此地之前,他也向枯族現任族主取出了枯族的傳承聖物贈予他保命。

有了九尊始獸雕像中的念力,和枯族聖物的雙重守護,也許他真的能從事後出現的天罰中奪得一線生機。

緩緩的閉上雙眸,枯族護道者很快就進入入定狀態。同時運轉秘法,開始演算天道軌跡。

與此同時,被他提前刻畫在身前的線圖也亮起了光芒。鮮紅色的光束衝天而起,仿佛真的搭了一條貫通天地的“橋梁”。

當鮮紅色的光束沒入雲端,探入虛無之後。天穹上傳遞下來的壓迫感更盛,仿佛整片天穹都要壓落,要將整片天地壓塌。

除此之外,陰暗的雲層內不斷有沉悶的雷音響起。一縷縷銀蛇在其中竄動,仿佛被什麼存在驚動,正蓄勢待發。

若果玄少凡在此,必然會覺得這場景會極為熟悉。因為他的修行道路,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開啟的。

“天劫!”

不錯,這正是天劫降臨之前,所造成的異像。

一般情況下來說,天劫是修士所要經曆的劫難。因為修煉,就是與天爭造化,與地奪精華。修煉者本身,就是一種逆天產物。

據說在太古時期,強大的修士都能行動天劫降世。而能從天劫中活下來者,日後成就若非是滅世魔頭,便是對人世有大功績者。

但無論怎麼說,能引動天劫之人,必然是修為資質逆天。遭到上天嫉恨的人。

也正因為被上天所嫉恨,才會降下天劫,企圖把讓上天感到威脅的存在,扼殺於萌芽中。

毫無疑問,枯族護道者窺視天道軌跡,預測未來一角。這本身就觸犯了天道的規則,這是對道的挑釁,為天地所不容。

降下天劫將之毀滅,這事自然再正常不過。

可就在此時,傲立在古城中心的殘破雕像。那被念力所組成的虛幻上半身卻突然抬起了頭顱,望向早已被陰暗雲層所遮蔽的穹天。

那虛幻頭顱的目光,似乎能穿透過雲層,射穿萬古蒼穹。直望向無質無形,但又無處不在的大道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