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先生(1 / 2)

“爆竹聲中一歲除!”

寧靜的小山村,青山綠水,肥牛良田,肩膀上扛著鋤頭的村民正趁著早晨的陰涼前往田地裏勞作,勤勞的農婦們已經生火做飯,幾個調皮的孩童正聚在一起發泄著過剩的精力。然而此刻,隨著一聲悠揚而沉穩的男子朗讀聲響起,整個村子似乎都在瞬間安靜了下來。

這男子的聲音很雄厚,同時顯得異常沉穩,聽在人耳中會讓人有種春風拂麵的感覺,即便是村裏幾隻打鬧的土狗在這聲音響起的瞬間也都全部靜止不動,一副凝神傾聽的模樣。

“爆竹聲中一歲除!

隨著男子悠揚的聲音落下,村子裏同樣又響起了十幾個孩童稚嫩而清爽的跟讀聲。而無論是田地裏勞作的村民,還是廚房裏忙活的婦人,在聽到孩童們稚嫩而用心的讀書聲後,全都不約而同的漏出欣慰的笑容。

“春風送暖入屠蘇!”

不過百戶人家的小村子東頭,一間略顯破敗的學堂內,手裏拿著一根教鞭,另一隻手拿著一本手抄書籍的青年在搖頭晃腦的朗讀著。

學堂裏,十幾個將小手背在身後,腰板挺的筆直的小小少年們正滿臉認真的跟著青年背誦著詩詞。

這些少年年齡有些參差,其中既有八九歲的童子,也有十一二歲的少年郎,不過不論年齡大小,這些孩童每一個人都是滿臉認真的跟著眼前的男子朗讀著,哪怕最小的孩子,也沒有絲毫懈怠的模樣。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等一首詩來來回回朗讀了十幾遍的時候,男子便將手中的書籍背在了身後,走到講台上,對著十幾個或大或小的孩童詢問道:

“這首詩講述的就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歡樂場景,在朗讀的時候,你們可以在神識中想象這樣一幅畫麵,歡鬧著燃放鞭炮的孩童,家家戶戶磨刀宰羊喜迎新春的熱鬧場景,朗讀這首詩的時候,要帶著喜悅晴心情,要從內心深處感到愉悅,別的不要說,你們隻要想想過年的時候娘親為你們準備的那一頓帶葷腥的大餐,就該知道朗讀這首詩的心情了!”

等把這首詩篇的重點難點都細細的講述一遍的時候,手裏拿著一書籍的男子便對著台下的十幾個學生問道:

“現在,誰能把這首詩背誦給先生聽聽!不要求你們現在就對這首詩有多深刻的體會,隻要能帶著感情的背誦出來就可以了。”

男子的聲音落下,台下十幾個腰板挺的筆直的孩子都變得躲躲閃閃起來,似乎都沒有信心完成先生的要求!

等了片刻,見沒有人主動站起來,眉頭有些微微皺起的男子微不可察的搖了搖頭,隨後收起心中的那一絲遺憾,麵帶鼓勵道:

“就算帶有的感情不足也沒有關係,隻要大膽的背出來就可以了,方聖人曾經說過,敢為天下先,現在先生不要求你們敢為天下先,可有人敢為學堂先!?”

說道這裏的時候,男子微微停頓片刻,隨後解釋道:“方成,方聖人是一千年前的一位大儒,我們現在使用的書生體係便是方聖人所創,流傳至今的《曆經》一文便是出自方聖人之手,現在先生不要求你們詳細了解方聖人過往,隻要知道曆史曾有這麼一個聖人即可。方聖人的生平用一句話就可以概括,‘敢為天下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