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發現神文(2 / 2)

郭老師剛指完,小土丘那就傳來了老盧的聲音:“老師!發現了很多骨頭!還有青銅器!”

郭老師聞言立馬走了過去,周天緊跟其後。兩人來到坑邊,隻見抗美援朝兩兄弟的腳下,是滿坑的白骨,期間還夾雜著些造形獨特的青銅祭器。

這些骨頭很大,即使全部都是碎裂的,也能看出這些骨頭是一些大型動物的殘骸。另外發現的青銅器,有簋和爵以及鼎三種,數量有二十七支。

這些青銅器的造型,與出土的西周時期祭祀用的青銅器造型不大一樣,主要的區別在於器形和器表花紋,尤其是器表的花紋,完全與中原地區不是一個風格的。

郭老師戴上手套,小心翼翼的拿起一隻青銅簋,激動道:“巧奪天工!真是巧奪天工啊!哈哈哈哈!沒想到在我有生之年,居然還能發現這種寶貝!”

周天看著這隻大盆子,一點感覺都沒有···就這種綠不拉幾的玩意,就跟茅坑裏翻出來的似的,也叫巧奪天工?周天拍了拍老盧,咕囔道:“這玩意哪漂亮了?我怎麼沒看出來?”

老盧彪道:“我看也就那樣···老師每次挖出東西,都這副表情···”

老盧這人習慣性範二,說話也沒個遮攔,一句話說完就把郭老師惹怒了,咆哮道:“混賬,你懂個什麼!這可不是一般的簋!”

張排長插口道:“不是一般的鬼是什麼鬼?難道這東西裏麵還養了隻黑毛老粽子不成?”

郭老師差點讓氣死,明明是‘簋’,愣是讓張排長說成了‘鬼’,還養什麼老粽子?話說這黑毛老粽子又是什麼玩意?吃的嗎?他娘的,真是沒法溝通啊···

郭老師對著張排長大聲道:“我不知道你說的黑毛老粽子是什麼,我隻知道這個東西叫‘簋’是用來盛食物的器皿,不是什麼養老粽子的東西!”說完,還哼了一聲,顯得很生氣的樣子。

周天看這情形,都快吵架了,連忙打圓場道:“行了行了,別說這些有的沒的,我就想問問這個‘簋’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郭老師小心翼翼的抱著這隻‘簋’,走下土丘道:“這隻簋保存得十分完好,除了歲月的痕跡,幾乎沒有任何破損的地方,器形也沒有變形,最獨特的地方,是它的蓋子!”

小吳湊到近前,看了兩眼這隻簋的蓋子,隻見簋蓋上有一條龍的形象,這條龍是一個整體,頭圍幾乎相連,盤在簋蓋上,龍身處明顯有泥土嵌在其中,而這些泥土,全都是凹陷的,小吳驚訝道:“老師,這個簋蓋鏤空了?”

郭老師興奮道:“正是!迄今為止這是第一隻采取鏤空技術的簋蓋!這隻簋蓋的出土,又是考古史上的一個新發現!”

此言一出,考古隊幾人連忙脫下手套,激動的鼓起掌來,就連老盧也不例外。把周圍這三個當兵的和周天都看得莫名其妙。

郭老師在學術上是個講究人,有好事情當然願意與人分享,見到這幾人都是莫名其妙的表情,連忙解釋道:“是這樣的,在咱們已出土的商周青銅簋中,簋蓋內部都是刻寫銘文,像這種鏤空的做法,還是第一次發現。”

說著,郭老師找了把小刀,將鏤空部分的泥土打通後去掉,指著這些通透的地方接著道:“你們看,製作這種簋蓋,需要更為精致的工藝,稍有不慎,銅水溢出少許,這個簋蓋就是失敗品!但是,這個簋蓋中的鏤空,完全是一氣嗬成,毫無阻滯,這就是這隻簋的獨到之處!也證明了當時西南邊陲的先民們,也已經擁有了比較成熟的青銅冶煉技術!”

周天其它的東西都沒聽進去,唯獨聽到了“銘文”二字,周天清楚的記得,當初周先生就是說在殷墟發現的青銅祭器上,發現過少量太古神文,時隔多年再次聽到這詞,周天一時間百感交集。

周天盯著這隻簋看了片刻,試探道:“郭老師,能不能給我看看?”

郭老師見周天表情有點不對,還以為他要破四舊鬥地主呢···當下心中一哆嗦,道:“額···這個這個···小周同誌,我拿著給你看行不?···”

周天愣了愣,沒明白什麼意思,左右看看郭老師帶下來的嫡係人員,頓時心中了然道:“嗨,郭老師你想哪去了?我隻是想學習一下而已。”說著,周天找老盧借了雙手套,小心翼翼的接過了郭老師手中的青銅簋。

周天打開簋蓋,看了看簋蓋內部,發現什麼也沒有。轉眼再去看簋的內部,隻見一個方正神文,突兀的出線在簋底中央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