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役敵之靈(1 / 2)

洛九憑借這幾位宗門人和暗盟體王的級別和經驗判斷多國聯盟打瑪德王國的背後一定站著一位釣愚人,甚至很有可能就是一位體帝或者就是傳說中那位尚德大帝。雖然從軍事上戰勝敵人並不難,難的卻是從文化和體製等全方位吞並別個國家還讓別人給你數錢說好,更難的是把影響幾國關係背後翻雲覆雨的人挖出來為我所用。眼下,軍事上已經是沒大問題了,難的是後麵兩步,這時一句廣告界前輩的名言湧入腦海:

“要消滅一個國家,首先要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消滅承載它的語言;要消滅這種語言,首先先從他們的學校裏下手。要瓦解一個學校,首先要瓦解他的思想;要瓦解它的思想,首先改變承載它的信仰;要改變這種信仰,首先先從他們的圈子裏下手………”

憑借這句名言和眼前的形勢,洛九下意識的調整了一下自己的呼吸、運氣丹田之氣開起口來:“天啟神命我為使者傳福音於萬民,爾等當用心聆聽,以承天神之德蔭!”

此時下麵的將士也都變得異常安靜,內心掀起了驚天駭浪。而洛九雖然外表平靜莊重,大腦卻也已經在合一宗外王典中各種宗教典籍的經典書藏裏飛速的轉動了起來。此刻,對於洛九來說最重要的不再是俘虜或者用兵法戰勝更多的盟軍隊伍了,而是要瓦解各國聯盟和製造強大的場影響背後的釣愚人以及為自己未來成神鋪路,做到這一點的無疑就是要製作大新聞、大事件和搞大項目、大手筆、大運作。

可是目前這邊獅帥能夠提供的力量無疑是薄弱無力的,要盡快達到這一目標非常的手段之一就是“造神”運動,至於其它的炒作和商戰運籌之類無疑花的時間太長了,哪怕是十天也太長了,至少現在洛九對自己的戰鬥力評估和成神的評估之後認為必須盡快全方位準備,這一點對洛九來說無疑是最適合和最直接的,而且洛九自己所在的合一宗也是一個兼收並蓄、保持底色的無神教,甚至因為其對多神、泛神和一神的合理處理以及對邪魔外道的堅決抵製成為一些星際文明的國教和聯盟示範教派,加上洛九從小就開始浸於合一宗的文化氛圍和參與其中近40多年的運作對運轉一個群眾性NGO、NPO組織也就了如指掌了。於是,定了定神,洛九模仿合一宗文化開始布起道來。

“你們所當崇拜的天啟神,是唯一的主宰;除他外,絕無應受崇拜的;他是至仁的,是至慈的。沒有仁愛之心的,就不認識天啟神。因為天啟神就是仁愛。”作為曾今在五嶽星係學院、太上星際文化大學、象雄星際文化大學、新舊星係聖庭、和順星係古堡等大學學過星際社會文化科學和修習宗典的洛九來說,寫一部偽經根本就是張口就來、落筆生花、出口成章,當然這信手拈來的文字也不能太過,畢竟不論那個時代民眾的口頭傳播力不容小視,糊弄別人也可能會在道義和氣運之上傷了自己,更對自己今後的團隊組建和戰略發展可能產生致命阻礙,所以謹慎起見洛九選擇了概念神來闡釋自己性格中的“仁愛”之道,利用循環邏輯證明讓大家相信仁者無敵這一信條有天啟神做保障,這樣一來在真正麵對天啟神時也給雙方留下了對話的空間和餘地。

看著下麵眾多期待的眼睛和一些淺薄理解者的樣子,洛九又開始引用經典進行正反立體而又平衡性的闡釋以求啟發人心:

“仁愛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賜;仁愛是不嫉妒,仁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隻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仁愛是永不止息。”

說完這一段,大家果然都開始沉思起來,連一些原本不屑一顧的下下根之人都開始因為慚愧之心、是非之心而開始聆聽起來。再者,作為幾十個星際大學的博士後獲得者,沒有誰比在博士後期間專門研究《愛的本質》的洛九在這個問題上更有發言權了和更能全麵掌握了解這個話題的不同走向和23世紀之前關於這個問題的研究前沿和交叉領域了,就連他隨手寫在星際旅行飛船雜誌上的讀書批注和隨筆都被賣到近乎所有銀河內外已知星係了,要換個方式闡釋和讓大家聽點百家講壇以及雞湯式的文字簡直就是分分鍾切換的事情。

看見大家對於自己塑造的理念有所共鳴了,洛九乘熱打鐵,再將天啟神按照自己的理念塑造了一遍:“大地上的動物,沒有一個不是由天啟神擔負其給養的,沒有一個不是天啟神知道其住所和貯藏處的。一切事物都記載在一本明確的天經中,並由使者傳天書於有福之人。若無天啟神所賜你們的恩惠和仁慈,如果天啟神不是仁愛的,不是至慈的,他早就懲罰你們了。”

此時,說有天經當然是為了讓大家的愛因為公平、平等和公正得到擴大和升華,這樣也就有利於不同價值觀在解決矛盾中發揮出調和甚至間接促進問題解決的作用。而將天啟神描繪的近乎全知全能自然也是為了從內心給這個世界上接近於神的體帝以及其他力量一個警示:抬頭三尺有神明,不要因為自己的力量自以為是而挑起戰爭,起碼不應該對我洛九進行挑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