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如箭,日月如梭。 WwW COM轉眼劉石跟隨華佗遊醫已近三年。
三年中,劉石從一個十五歲的少年成長為一個八尺多高的壯碩青年。
三年來,華佗的五禽戲早以完善,劉石更是在華佗的指導下日練不綴,內傷早已痊愈,氣力更見增長,當初滿臉稚氣的少年,現在已有稀疏、絨毛般的胡須,整個人變得成熟而穩健,更是對大漢的未來感到憂心,每日裏穿州過府,見慣了那豪強士族的盛宴,也感歎赤地千裏,蓑草萋萋,白骨露於野,村莊炊煙寂。
曾作詩:“良田蓑草動,疑是農夫耕、向前欲問路、野兔急惶奔、白骨露於野,村莊炊煙寂、庭中荒草盛,獨留一老嫗;”
更有:“春種一粒子,秋收萬斛糧,耕者無糧吃、盤中野菜湯,豪門不事田、倉廩粟生蟲、珍饈滿桌上、卻言粟不香”。
此詩一出,在士族、豪門中引起較大反應,更讓劉石也是始料未及。
不過,百姓卻是十分喜歡,口口相傳,在兗州、徐州廣為流傳,都劉石是慈心、仁義之士。又那裏知道劉石還隻不過是個十八歲不到的孩子。更因劉石之詩,華神醫之名也被人廣為敬重。都是師慈弟子仁,心慧醫手精。
有一次在徐州遊醫,路過一座高山,突遇一路山賊將華佗師徒幾人攔住,待聽到報名是華佗神醫一眾時,有人竟然念出了:“春種一粒子、秋收萬顆糧、耕者無糧吃、盤中野菜湯,豪門不事田、倉廩粟生蟲、珍饈滿桌上、卻言粟不香。”隨即向劉石行了一禮,讓賊眾放行。
倒讓劉石目瞪口呆,吳普更是歎道:“師兄一詩,足頂千萬金。”
劉石卻更加陷入了沉思之中。
隨後暗歎“百姓真是純真,一詩竟能讓他們如此感動,這隻不過道出了百姓的心中苦而已。要是能為百姓做上一些實事,是否更讓他們滿足呢?”
這幾人剛出一條村,拐上一條大路,迎麵見到前麵一騎飛馳而來,看到華佗幾人的馬車,急驟停下,翻身下馬,向華佗問道:“請問足下幾人中是否有華神醫?”
吳普在趕車,其他人坐進車相中。
吳普道:“不知閣下何人?找華師何事?還請告知!”
來人一聽大喜,“我是錢府家將,我家大人前幾與山賊交戰時不幸被山賊所傷,性命垂危,請了許多醫匠都言無法醫治。今,我家大人的友人,清晨前來告知,是聽離城不遠有一神醫,極善醫治傷科,隻是蹤跡難尋,讓我等前來尋找。如今府上已分四麵八方出來十幾人,獨我幸運能遇到神醫,還請神醫救治我家主人,感激不盡!”
吳普道:“你家主人是何傷?”
來人道:“是被流矢所傷,正中左腹部,傷口雖經包紮,但主人仍然是高熱不退,幾近昏迷。望神醫能救我家大人於垂危!”
華醫話道:“救人於救火!你前麵帶路吧!”
來人喜極而泣道:“多謝神醫!”完翻身上馬。
隻見吳普手中鞭一揚,馬車急奔而去,在那幹躁的馳道上揚起一陣灰塵。
車中的華佗“哎喲”一聲隨後叱道:“普兒!你是想將為師的骨頭都抖散嗎?”引得樊阿、劉石一陣竊笑。
一個時辰之後,馬車開進一座城池,在來人的帶領下,走入一座府第,來到一間房裏。
華佗讓吳普去仔細檢查了一遍,吳普道:“傷者受箭矢所傷,雖經包紮,但創口清理不好,有遺留物在裏麵,需重新清理、包紮。但創口已有膿水,需割開創口才行。”
華佗道:“那你就動手吧!此次就由你主刀。是否有信心?”
吳普道:“雖有信心,但傷者高熱不退,以近昏迷,恐病人承受不住,還是有危險,需要同病人家人過才能動手。”
華佗滿意地點點頭道:“普兒這幾年長大了,考慮事情較為周到起來。就按你的做吧!”
吳普將動手治療的危險告訴等在身邊的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