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之後,劉石返回新野。 WwWCOM
此時,安南將軍府、乃至整個新野城已是張燈結彩,一派喜氣。劉石在徐州由大哥劉備主持大婚,此時回到南陽各處校尉郡吏自然都要再賀一賀。
當晚新野一城不眠,典韋更是喝得大醉,隻有高順仍是滴酒不沾。
第二,劉石招集各處校尉議事,根據與李儒、劉真、彭脫、魯肅商議,南陽軍養軍太多,給南陽百姓負擔太重,同時南陽軍中太多校尉,戰時指揮不暢,需按將來可能的戰爭方向組成幾個指揮府。
見眾校尉將吏來齊,劉石宣布:任典韋、彭脫、高順為安南將軍府中郎將,任命魏延、劉政為校尉,公孫方為丹水縣縣令,魯肅為軍師從事,蔣欽為安南將軍府樓船都尉,其他人多有獎勵。
劫糧賊李通,見過劉石後願意歸順,劉石見他也是個人才,征辟他為安南將軍府曹吏。
問起此次打劫袁術的收獲。
主薄李斯道:“總計俘獲糧食十五萬斛、隨軍金銀三百斤,良馬三百匹,士卒一萬五千人,其他武器、車馬無數。”
劉石皺皺眉道:“如今離麥收還有兩月,這樣看來,糧食還是遠遠不夠啊!”轉頭望向劉真、李儒。
劉真道:“情勢確實很嚴峻,根據史校尉的人傳回的消息,荊州方麵已將糧路多設關卡,怕是要收緊糧食,不讓流出了。隻有漢中還能買上部份。但我南陽需求太多,這一點也是杯水車薪,還得另想辦法才行。”
李儒道:“由於袁術禍害太過,南陽百姓大部逃離,其中大部良田還是我軍到後搶種的,隻是現在,南陽一下子增添近二十萬人,也是一個極大的負擔。我建議南陽現在無戰事,可適當的縮減軍隊,實行軍屯,減少糧食供應,共度災年。”
又道:“最好隻保存三萬即可。”話音剛落,眾人議論紛紛。
劉石看了眾人一眼,“此次中原一行,讓人倍感心痛。各路諸侯目無朝庭,為家人一點怨,相互征閥,百姓痛苦不堪。自前幾日與袁術一仗後,目前暫無戰事,但也不能鬆馳,文優得有理,南陽的糧食不能長期依靠外購。南陽的百姓太苦了,南陽人思令安定,厭惡戰爭。我們不能再給南陽百姓增添更多的負擔。”
到這裏,劉石加重語氣道:“我決定,南陽正卒減至三萬,其中,弓手一萬,由成善統帶操練,步卒一萬,由彭中郎統帶操練,馬軍五千由閻柔、魏延統帶操練,高中郎再訓三千陷陣兵,已合格的二千為分別交由劉風、劉豹統帶,合計五千。所需兵卒全部在近十萬正卒中精選。另已選出的近萬五少年軍仍由高中郎訓練,管校尉協助。確保其成為一支精銳之師。其餘校尉在安南將軍府聽令。”
想了想又道:“子實任屯田中郎將兼安南府長史,七萬屯田正卒全部安置在宛城附近,惡來、子鳴另有要事。至於我從青州帶回的左伯一行,將由子和安排。康成先生主持書院教授,書院的選址、建設由文優、玉成負責。到時書院除麵向南陽招收青年學子及知名神童外,還將從少年軍中選調三百名英才入院讀書,為將來南陽的治理培育賢人、智者。”
議後,劉石找來典韋、劉政,讓他們帶領一百輕騎自兗州回涿縣接取老父。現在幽州不寧,公孫兄長又與劉虞不和,很難與袁紹相鬥,自己在南陽所為可能也招惹了某些人的不滿,須及早將老父接來,免犯曹兗州之錯。不過自己一連兩仗痛擊袁術,應無人敢公開劫持,反倒擔心暗害,讓典韋、劉政兩人同往,量一般賊人不可得手。
劉石自青州帶回近二十萬黃巾部眾,消息傳來荊州,劉表大驚,找來蒯越、蒯良、蔡瑁等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