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一聽也是大怒,道:“曹賊怎可如此汙蔑子,這不是有意離間子與大臣的人心嗎?傳揚出去,豈不叫下人都以為子是個昏庸、薄情之人,以後誰還肯忠孝子?”
董承道:“誰不是呢?這曹賊如此狠毒、奸詐,怕是要對子不利呀!其實這事的起因是前年,子剛都許,舉行百官大宴,曹賊飛揚跋扈,以有功之臣自居,處處搶子的風頭!楊大人時任太尉,怒斥曹賊,逼得曹賊離席。WwWCOM如此之辱,曹賊怎肯放過?
隻是楊大人是海內名人,世家高第,楊家門生故吏更是遍布大漢,曹賊不敢隨意處理。但心中仇恨難解,過後不久就已某種理由罷免的楊大人的太尉之職。此次以袁術造反為由,將楊大人下獄問斬,既可報前次之辱,又可離間子與臣子的關係,用此一箭雙雕之計,真是歹毒。”完涕淚俱下。
馬騰怒道:“我還以為那曹操是個忠義之臣,這才投奔朝庭,不意竟是如此奸詐之人,比之董賊還過。”
完自知失禮,忙對董承道:“我不是國舅,是董太師。是--,是我錯了。”完向董承躬身一禮。
誰不知董承是董太師的遠親,前部下。這馬騰口快,起董桌來,令董承心內稍有不快,不過隨即散了。道:“不妨,董太師之錯眾人皆知,我當初也曾勸過,隻是不聽,即已受到報應,可見做事不能沒有忠義,也不能太過猖狂!今次壽成兄能參與此次,為子分憂,自是忠義可嘉。
皇叔不了解我董承,但我與壽成兄早年就識,想來壽成兄應是了解我的為人的。如今四周皆是曹賊的親信,子之苦無法對旁人訴,所有朝事皆都出自曹賊一人之手,子的意見根本無人聽到。
以前我任衛尉,常巡視宮中,有些事情,子還可托我傳送出去,如傳詔驃騎將軍為陳王報仇等。但自此事出後,曹賊心中戒惕,常派人監視宮中,前次皇叔來,更是以升我為車騎將軍為名,免除我的衛尉之職,自此子再難與外人通消息了。此次消息傳出還是以我女之手,可見憐!”完失聲痛哭。”
馬騰怒道:“當初就不應該讓這曹賊進入洛陽,如此就沒有這許多事。即使讓驃騎將軍入洛也比這曹賊好得多,至少這驃騎將軍雖然凶狠但還算有些信義,也不乘人之危!”
董承放聲痛哭道:“當時就是那董昭,是什麼曹賊勢力強大,有謀略、有仁義,對子忠誠,有治國之能。眾大臣對曹賊的印象極好。這賊極善偽裝,處處打著忠義之名,眾大臣都被他騙了。
同時,那白波賊韓暹也處處威逼陛下,插手朝政,我等又鬥不過他,擔心他成李郭第二,我就同意放曹操入關,但隻允許帶一千部曲來。不料這賊極狡詐,剛來時,隻要求守兩個城門,還搞了一個很大的軍營,這賊子是為了訓練部卒。
一個月後,這賊子同董昭勾結,拉攏了我的部卒,竟將那賊子的一萬部卒給放進來了,我等都不知。待曹賊部曲入城,強行接管城門及皇宮時才現,曹賊竟在不覺間來了這麼多部卒!
大勢已去,無可奈何,曹賊自任大將軍,錄尚書事,還要遷都到許縣,理由是洛陽荒蕪,無糧可食。當時就有兩位大臣反對,結果不到兩,就有一位大臣飲酒過量醉死,另一位更是出奇,竟然死在一位女奴的身上,精盡而亡。這位大臣並不貪色,顯然是被人下藥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