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李年往事 欲蓋彌張(1 / 2)

劉放不知劉石何意,對劉石道:“這李年本是王鬆早年手下的部曲,在王鬆背叛公孫讚時起過一點作用。WwW COM當時公孫讚擔心手下將領不願出力,寄希望於救援,因此命令部將必須各自守住自己的領地,不得退後,也不能指望救援。

後來鮮於輔率領劉虞舊部、烏恒、鮮卑聯軍來攻,公孫讚果然不充許部將相互救援,造成將領離心。正是此時李年服王鬆自立,並自告奮勇地去與鮮於輔聯係。隨後王鬆在鮮於輔攻打漁陽太守鄒丹時按兵不動,導致鄒立戰死,廣陽失守。鮮於輔也遵守約定,果然不在進攻王鬆。

後來,公孫讚各軍潰崩,袁紹任命自己的二子袁熙為幽州刺史,我見這幽州不在平靜,袁紹又誌大才疏,不能成就大事,而王鬆無大誌,隻想守一方之地,並無爭奪下之心。而鮮於輔與鮮卑、烏恒合作,這鮮卑、烏恒本是貪婪之輩,且是好相與的?

於是,我就投奔王鬆,求一塊安靜之地以自救。王鬆知道我有點薄名,讓我去與袁紹聯係,願意投靠他,條件是讓他王鬆仍然守著這幾縣之地自養。不知是何原因,袁紹竟然同意了。”

“這李年為人如何?”劉石又問道。

劉放遲疑了片刻道:“這李年作戰勇敢,很得王鬆喜愛,提撥他為副將。後來這李年喜歡拉幫結派,與軍中幾位營將校尉走得很近,曾引起王鬆的懷疑。不過這李年人雖看起來粗鄙,卻有點心眼,一張嘴極甜,哄得王鬆高興,對李年的一些懷疑也就散了。不過這李年欺上瞞下是事實,同自己走得近的,就有好處,不近的常常遭受打壓,軍糧克扣。曾有校尉告到王鬆麵前,這王鬆把李年叫去了一頓,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劉石懷疑地道:“王鬆僅憑三縣之地,能養活八千人的部曲嗎?”

劉放苦笑道:“這泉州地處海邊,王鬆有一支船隊,由李年帶隊,每隔一須段時間就出去一次,隨後就滿載而歸。這也是李年驕傲的本錢。”

“海盜?”劉石驚呀地問道。

劉放點點頭,隨即道,“不知為何,袁紹對王鬆的行徑不聞不問,仍其他們在這裏胡為。”

劉石道:“這幾縣之地,袁紹暫時還看不上,他要的是一個名。而且上穀、代郡不也是鮮於輔占據?他現在隻想同曹操爭。他認為,曹操一定,則下定了。”

劉放忽然問道:“你該不是看上了這塊地吧!”

劉石苦笑道:“公孫將軍與我有舊,公孫續又求到我的門下,我又聽你在此地任從事。袁紹又新敗,協皇帝遇難,大漢極危。而刺殺一個王鬆,應不是難題,如能順利掌握這幾縣,也算是在袁紹的後院打下一顆子。一旦袁紹有變,不能讓曹操全部得了幽州。而切斷鮮卑、烏恒與曹操的聯係對我是極有利的!”

劉放皺皺眉道:“即使你拿下整個漁陽,也隔著一個上穀、代郡,該不是你們對鮮於輔也想出手吧!”

劉石道:“這要看劉和的態度了!我雖然無法抗衡曹操,但依險而守,他也奈何我不得。但對鮮於輔這種烏合之眾的聯合體,收服他們應不是什麼難事!”

著話已大亮,有人來傳,“帶劉放等三人到大堂侯審!”

劉放看了劉石一眼,輕聲道:“你留在客棧裏的那些人,真的有那麼利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