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州接到劉石派史渙送回的書信之後,就由李儒、荀攸具體籌劃奪取上穀的軍事計劃。 Ww W COM
本來他們對劉石長期駐留幽州極為擔心,劉石認為幽州是大漢最後一塊最易爭奪之地,幾方勢力交錯,雍奴又已掌握,而且青州方麵也有一點建樹,就此放棄實為可惜。
在他認為近年無大戰,一旦戰起,必是驚動地,必須早做準備。
雍州人稀,兵員不足,攻擊曹操毫無一絲把握,而幽州正是一個最好的抓手。
荀攸、魯肅、賈詡也都認同,但雍奴現在兵弱無援,一旦有事,雍州方麵是救援不及。幾人早就想奇襲上穀,劉石認為時機不到,路遠軍糧難以保障。
此時劉石在書信中提到了奪取上穀的要求,這幾人異常興奮,立刻著手計劃的實施。
烏丸的抄掠、襲擾就是最佳進攻理由,待幾萬步卒分路前往上黨、雁門修建防禦烏丸進攻要塞的假像之時,幾萬輕騎也在離邊界百裏地準好進攻準備時,荀攸的一封書信剛好送交到袁紹的手中。
信在大意是,曹操聯係鮮於輔,賜任鮮於輔為度遼將軍,鼓作上穀烏丸抄掠、襲擾並州,牽製雍州軍力,有妄想奪取冀州的嫌疑,雍州準備奪取上穀,壓製鮮於輔,希望兩家能夠合作共抗曹操,並請求薊州為上穀駐軍提供購糧便利。
袁紹接到荀攸書信,大叫一聲:“曹操!我與你誓不兩立,吐血幾口,傳來幾子,囑咐他們不要爭位,要好好與劉石合作,共敵曹賊,報官渡之恥!”完就昏了過去,幾之後,袁紹逝去。
雍州接到消息,以劉石的名義向袁紹吊唁,希望能夠共同合作抗擊曹操。
劉石奪取上穀、代郡之後,搶占各處關隘,平定各縣。
難樓所部逃得匆忙,丟棄了所有糧食補給,被迫宰馬為食,饑寒交迫之下,帶著幾萬烏丸族眾,一路搶劫,逃往遼西去了。
劉石令留下二萬步卒、一萬輕騎駐守上穀,其餘返回長安、並州。
代郡、上穀本來人口不多,鮮於輔又遷走了不少,如今兩郡合起來不到十萬人口。劉石將所有人口遷移到大道便利、土地肥沃之處,兩郡隻保留幾城,統由上穀管理,劉政總督上穀兵馬,兼任上穀太守,劉豹為將,賈詡為軍師。
劉政令賈詡前往薊縣與袁熙溝通購賣糧草一事,十分順利。賈詡借探訪潞縣、雍奴的機會見到了劉石,商討了將後來的展方向。
兩人剛見麵不久,親衛進來報到:“剛剛接到消息,冀州牧袁紹已死。”
劉石皺皺眉道:“這下有點麻煩,袁氏兄弟絕難守住冀州,我們這裏要加快布局才行。”
話鋒一轉,向賈詡問道:“文和怎看此事?”
賈詡沉靜地道:“冀州謀士、文臣、武將不和是大家都知,本初也是樂於從中尋求平衡。隻是這本初一死,就好似平衡點掉了,從今往後冀州亂起,曹操絕不會放過如此良機。”
“我們該當如何?”
“盡力推遲冀州丟失的時間,增加曹操奪取的難度,我們也可適當的火中取栗,分潤一點好處。”
“好一個火中取栗,你回去之後,傳信荀攸、李儒、魯肅,鄴城受擊時,可東出河內,廣城關方向也可向曹操找點麻煩,以奪取人口為主。我們這邊也尋機奪下漁陽。”完氣勢陡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