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益南平定 劉石來信(1 / 2)

祝容拿著一件孟獲的令牌,調動了那道險關的夷兵。Ww WCOM

興漢軍在祝容之助下渡過了那道奔騰、激湧的河流,關城裏的永昌軍見夷人降了,急忙逃回不韋。

彭脫揮軍圍住不韋城,在祝容幫助下,兩打破不韋城,永昌太守慌忙帶著部份親信自地道中逃走,中途碰到李興一隊的前鋒:陳剛。

盡管永昌太守扮成一個士紳,仍是被他認出,當場抓獲,陳剛也因此功被從校尉提升為偏將,讓李興嫉妒不已。直到彭脫在不韋城中過了三,張猛才帶著大軍趕到不韋。

原來,張猛在葉榆遇阻,又見彭脫部已打過邪龍,到了不韋城的最後一關:博南縣。心裏也著急,可是葉榆四萬大軍如同磐石一般擋在張猛大軍的前麵,又怕擔心誤了合攻不韋的日程。這去信請求彭脫派軍自葉榆後方襲擊葉榆,盡快奪取葉榆,形成兩路大軍相會不韋。

李興接受彭脫之令後與陳剛一起不辱使命,趁葉榆大軍在前方與張猛激戰之時,聽從陳剛之計,出其不意攻破葉榆。夷人退走,永昌軍被逼降。

隨後,張猛按照彭脫之計,再次分兵兩路,因陳剛比較熟悉地利。李興仍與陳剛一起走水路沿葉榆水再轉蘭蒼水上溯至不韋。因船隻有限,兩人隻帶了一萬餘人,其餘部曲交給了張猛。

張猛率六萬餘大軍,過比蘇、巂唐到不韋,沿途收複各縣,遵從彭脫之命,擇其地肥、水豐之地,讓兩萬餘較為老弱的軍卒就地屯田,事情一公布,軍心震動。

張猛久曆太守之職,自知如何安撫人心,許諾如果願意在此成家立業者,每人賞好田十畝,不願意者,三年後可返回蜀郡,沿途費用由州府負責。

這樣一來竟有許多願意留下,挑挑撿撿,竟有二萬三千餘人,無一人再願意返回蜀郡,這些人都是打老仗了的人,都知中原如今大戰正酣,返回蜀郡,難免不會重入征戰,在此有田可種,生活安穩,何樂而不求呢?

這種安排是南征之時,彭脫與張鬆、張猛協商好了的,帶來的山賊家屬基本都由彭脫安排完畢,隻是從山賊中抽調了三萬人入了軍役,這些人有不少立了功,有了作戰經驗,可不能減就減,隻能從老弱上下手。

留下幾萬漢人,也是彭脫向劉石提出的,永昌夷人太多,漢人少,要想長守,必須改變。移民就是改變的最好辦法。

多了這些事,一路行來,雖無大事,仍然比彭脫遲到不韋幾時間。

彭脫見張猛到了,幾人商議是否需要再多留下一些軍卒,就他們這一路走來,可是現了許多肥田好地,無人種植,太在是太可惜了!隻是又擔心現在中原大戰正酣,留多了會不會影響中原爭奪戰。

正在這時,有急報傳來。

彭脫打開一看,見是劉石自漢中來的軍令及一封書信。

彭脫細看了一眼,然後將軍令遞給張鬆、閻行等閱讀。

張鬆站起向彭脫拱拱手道:“恭喜彭將軍榮升荊、益、揚、交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