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此,洛均耐不住了,忍住那股烘熱的氣流,由內到外,浴火騰騰,接著,他儼然起敬,於地麵上盤坐其上,感悟周遭靈氣,靜禪不動,巋然如山,霍見奇光流轉,環繞周身,最後凝縮入體,源源灌入。
“嗡!”腦海裏,猶似宏聲回蕩,宛如當頭一棒,令他內外俱顫,耳鳴不斷,於是乎,熱氣消逝去,洛均輕輕睜眼,有點心力交瘁的感覺,脫力一般。
而身下,一灘汙濁的潮氣,灑在下盤之下,肌膚上溢流的汗水,也為之滴落,化作汙潮。
“洗淨雜質,構築氣血,骨髓滋潤,內外均造,理論上來講,這,已經“二境”層次的修為了吧?”洛均站起來,有點疲勞不堪,但雙目卻灼灼生光,爍然有神,不過,則有些不確定,於是,他俯身而來,拾一個手掌大的厚重沉石,眯起眼,邁力一捏,“砰”一聲,石頭裂開,碎成數半。
“嗯,力量增強了,的確是,二境無疑了。”洛均有些欣喜若狂,自從踏入武道一途,便常年在“一境”徘徊,不得突破,怎料如今,竟是直接一舉突破了二境層次,怎不驚喜?他目光閃爍,輕聲:“如此一來,我也足以、有參加入晉聖會的實力了。”
所謂“一三境”,實際上,縱然於每個層次之間,亦有天差,而所謂金家的人傑——“金家七子”,例如金初一、金真子等,已於此境徘徊許久,均不同於普遍“二境”的修為者,其實,每境之間,未有明確規範,但,若硬要給個劃分,興許便是“二境後期”吧,而此劃分,可謂含糊,隻可概括,不可細分。
包括洛家幾大天才,其中,最為富盛的洛驚海、洛虎、洛玲,也大概與金家七子,相處同一階段的“二境”,極為非凡。
如今,洛鈞徹地從“一境”,入晉到“二境”,真正的脫胎換骨,洗髓換血。
“餘下的九天時間裏,不可懈怠,然後...”洛均目光看向天際,頗有深沉,喃喃自道:“休息一段時間後,把青玉書傳授與我的“那招”好好專研一下吧、我記得...”
“白、手劍是麼?”
於是,洛均尋了一塊乘涼的地方,茂密樹蔭遮天,倚在樹上休憩,他抱頭望天,此時此刻,安然寧靜,唯聽草木“沙沙”聲,他思緒飄到遠外,接著,雙目輕合。
這一休息,便是半個時辰。
精神恢複如初,狀態圓滿,精神爍然,神采奕奕,煥發無比洛均伸展懶腰,嗅問清馨空氣,接著,猶覺饑餓,轉身於河流下,雙手瓢水,飲水解渴,最後,殺了一隻野獸,撥開血骨,洗淨內髒,最後施展火術技,烤來用餐。
於是,此處傳來嫋嫋飄香,不斷飛向天際。
填飽饑腸後,洛均拔起戰戟,不斷揮霍,槍吟之聲戳空,濺起驚鳴,“嗡”聲一閃,疾如閃電,勢如破竹。
“白手劍!”
“咚!”一顆大樹輕輕削為兩半,線條圓潤,削鐵如泥,於是轟然砸響,地動山搖。
“遠遠不夠,還未領悟到精髓,如此一來,與普通的劍擊,有甚區別呢?”而洛均卻是搖頭,滿臉惋惜,並不滿意,據青玉書而言,此“白手劍”,可削萬物,輕盈揮手之下,來勢不可阻擋,其精髓在於“輕”,以及“一”,若一手而下,有阻礙之力,則乃“失敗”之招。
“歇會吧,練此招,必須有所實戰方可。”洛均背手在地,於是,再度望向天空,接著,他愣了片刻,似記起了什麼,眯起眼,自道:“慢著,我記得這片地方,似乎是朝往“太碧宗”的路途。”
“太碧宗?”洛均思忖在地,忽然肅然起敬,目露鄭重,暗暗道:“據說,是毫不遜色於小靈學閣的勢力,且,已長存數百年的曆史了,乃是古老宗派。”
“要去走一走嗎?也許有什麼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