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越境那是非常困難的,畢竟邊境地區,可是有軍隊駐紮,有專人把守,但是在古代來,這就非常輕鬆了,特別還是高麗王朝此刻正處於亂世,自己朝廷內部的麻煩都一大堆,更別提顧及其他地方了,所以對於這個邊境地區的掌握就更加的鬆垮了。 WwW COM
跨過圖們江沈從等人就算是進入了高麗王朝的領土。
高麗北部地區臨近東北長白山地區,多山地,地形陡峭,並且受製於地形和氣候的原因,中國等朝代一直很難進入並且占據高麗,今日親眼見了高麗北部的地區,沈從也確實理解了秦漢唐等朝代為何不能占據朝鮮半島的原因了。
先這裏的地理交通極其不便,有崇山峻嶺,懸崖峭壁。雖然朝鮮半島和東北緊緊的挨著,但是中國東北與朝鮮不但有鴨綠江,還有長白山等一係列險,統治和征服都有一定的難度。而且朝鮮也是苦寒之地,想想黑龍江吉林真正納入中國有效管理也是在清朝時期,中原政權要把手伸到朝鮮,就要先鞏固東北,不能有效統治東北,不能就地征兵征糧,攻打朝鮮,就成了勞師遠征,糧草兵員輸運耗費巨大,軍事行動往往得不償失。
當然,現在的東北的大規模漢化,還是仰賴於清末開始的“闖關東”,今大多數“東北人”都來自那次大遷徙。之前漢族多集中在遼東半島,由於嚴寒再往北從事農業的人就很少了,也因為缺乏人口,中原統一時,強盛如漢唐對遼東半島以北的統治最多算跑馬圈地,無力掌控。
因為無力掌控,又怕朝鮮搗亂,所以隻能派遣使者恐嚇,強迫朝鮮王朝做附屬國,而高麗王朝也懼怕中原政權入侵,所以也甘心聽從中國政權,做曆朝的附屬國,比如新羅,高麗等先後就是唐,遼,金等國的附屬國。
當然不打朝鮮,讓朝鮮作為屬國也是有好處的。
先,可以作為緩衝地帶,打仗花錢無所謂,隻要不在自己的國土上,打贏了固然好,打輸了還有回轉的餘地。另外,可以協助防禦外敵進攻;然後,省去管理和防禦的開支;再然後,可以對外宣揚國威;畢竟附屬國越多,這正是顯示國家實力的有效手段。
自古以來,有國必有矛盾,那麼附屬國內部肯定也是矛盾重重,倒不如讓他們對自己聽命納貢,然後他們自己去搞自己國家內部的矛盾,無論誰當皇帝,隻要給我乖乖納貢就好,這看來就是中國曆朝曆代君主的心裏。
當然這樣做也可以體現大國的氣度。在中國曆史上,即使是漢武帝這樣被冠以“窮兵黷武”稱號的皇帝,也隻是苦於對匈奴的和親才動連年戰爭,“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到底,還是一種防禦的姿態。
我們縱觀曆史,中國主動地對外進攻很少【除了蒙古】,更不會有拿著火槍大炮跑到別人的領土上,豎個國旗,宣布對該地享有主權,外交上一般是以和平為原則,你別欺負我,我就不打你,當然,也不能欺負我的弟。
我們知道,中國曆朝曆代是一個6權國家,一個內向封閉型國家,沒有什麼海權意識,中國人衡量一個地方值不值得打的標準就是這個地方適不適合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