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戰,在朱元璋的心裏分量非常重,在他當上皇帝之後,明朝的官場派係,以這一戰為分界線,分成了涇渭分明的三大派係:
第一是之前一直跟隨朱元璋的濠州紅巾軍舊部,這是和朱元璋私人關係最親密的第一圈層,戰功赫赫的常遇春等人就屬於這個梯隊。身處這個梯隊中的人,不管是戰功赫赫,還是戰功平庸,都是朱元璋封侯的要考慮人選。
第二是渡江之前前來投奔的廖永忠的巢湖水軍,這個圈層之內的人雖然也在封侯時有一席之地,可要是跟他們所立的戰功比起來,實際上是受到了壓製。比如廖永忠雖然戰功遠遠過濠州舊部,但是在封侯的時候,卻排在眾多戰功平庸的濠州舊將的後麵。
然後就是渡江之後,在朱元璋當皇帝已經毫無懸念形勢下前來歸降的各路降將,這個圈層的人在封侯中有份兒的,要麼依靠戰功,要麼依靠率領大隊人馬歸降,整體和朱元璋的私人關係比較單薄。
後來論功行賞時,就是按這些人和他建立主從關係的早晚。越早,朱元璋成事的趨勢越不明顯,在朱元璋地位穩固之後的封賞就越大;投奔朱元璋的時間越晚,他成事的趨勢越明顯,之後得到的封賞就越低。
而且史上朱元璋第一次誅殺功臣,也是從廖永忠開始的,可見朱元璋對廖永忠的“重視”。
之後一路殺下去,基本上就是按照私人關係的遠近了,關係越遠,被殺得越早。在這個過程中,朱元璋的濠州舊部,還繼續擴大著優勢地位。直到朱元璋這一朝終了,功臣都被殺得差不多了,這個格局基本上也沒怎麼改變。
當然了,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廖永忠並不是朱元璋信任的忠臣,因為廖永忠擁有水軍,可以是一支實打實的由廖永忠自己建立的水軍,這樣一支不受朱元璋控製的軍隊又怎麼能讓朱元璋放心呢?
這一猛藥加下去,肯定讓廖永忠人頭落地。
洪武時,朱元璋為了監視群臣,所以特別提倡群臣監督上奏折,而且這類奏折優先上呈皇帝,所以在利刃把奏折送到南京城的兩個時辰後,奏折已經送到了朱元璋手裏。
朱元璋仔細的看完奏折,複又把奏折遞給了胡惟庸:“丞相,你看看這件事情。”
胡惟庸仔細的看完奏折也是大驚失色:“陛下,福建太守既然把這個事兒上報了上來,那麼肯定是有現的,如此重要的事情定要盡快抉擇,他一個的外臣居然敢僭越龍鳳之事,這還得了。”
“哼。”朱元璋冷哼一聲:“他倒是膽子大的狠,廖永忠這個人朕早就想動手了,奈何一直沒有借口,如今有這個借口,那麼無論是真是假,自然要快刀斬亂麻。”
胡惟庸連忙順著朱元璋口氣:“陛下聖明,廖永忠此人手裏擁有大量的水軍,而且不受陛下控製,實在是個威脅,必須盡快除掉。”
“嗯。”君臣二人迅一商量,就下了聖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