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1 / 3)

他們這地區雨水還是算多的,因而各個攤位不像北方那樣敞開式,都有一組或紅或黃或藍的帳篷頂在上麵。這兒的燒烤有四家,家家都做的不錯,生意火爆的很,他們轉了一圈都沒找到空位子。

“這省城跟我們那小縣城就是不一樣,我們那的縣中心都沒有這麼熱鬧過。”

章師傅看著這一長溜兒,不管做的是什麼吃食,個個帳篷裏都坐滿了客人,他在老家縣城就從來沒有見過生意這麼好的店家。更別說這兒是一片,而不是一家兩家。

謝守濤笑著回道:“市政府和省政府的辦公樓都離這兒不遠,也算得上是省市新中心。這兒生意好,其實很正常!”

趙師傅或許以前在家的時候,就想過做生意掙外快,隻是條件不允許一直不能成行。這會看到這兒這麼多都是本錢小,技術難度不大的小吃鋪子,那埋在心裏的想法又一次冒出頭來。到時候,孫女上學、孫子上幼兒園,婆娘和兒媳就能做這樣的小吃攤生意,兒子雖然不能幫忙做事,但是能算賬收錢。

“謝總!等我家她們都過來,孩子上學不要帶了。我想讓我家婆娘帶著兒媳也在這兒搞個攤子做吃食,咱這公司允許麼?”

“允許是絕對允許的,這個不會限製。隻是,這兒的攤位您可撈不著,後麵登記排隊的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這生意做的好好的人家也不會隨隨便便就撤了。所以啊!想在這兒弄個攤位那可難著呢!”

“啊~!”趙師傅好失望啊!

“不過!您家也不一定非要在這兒做,也可以在我們小區的門口做早餐啊。那一塊的地都是獨山鎮政府說了算,隻要辦個執照就能營業,城管都不會管。掙得可能沒有這兒多,但是一個月萬把塊錢還是輕輕鬆鬆的。”

這話讓趙師傅樂的合不攏嘴,也讓章師傅心動不已,他婆娘在縣城公交公司裏幹售票員的工作,現在越來越多的投幣公交進入公司,據說售票員也將要取消。他堂姑父能夠想到讓他過來幹兩年把欠債還了,就是考慮到他婆娘一旦真的下崗了,沒有欠債的生活也不至於有多緊張。可他現在更加希望能夠跟趙師傅一樣,把婆娘和孩子都接過來。還有一個已經寡居的丈母娘要是也願意過來就更好了,讓她跟著自家婆娘一起做個小生意。一個月不要上萬,隻要能掙七八千,那也比在公交公司裏的工資高。

他們一邊往回走一邊閑聊,又回到第一家燒烤帳篷。這家燒烤老板是範小雅弟妹娘家大伯、堂哥做的買賣,幾家燒烤都需要等,當然還是應該照顧親戚的生意才對。他們剛走到地兒,正好碰到李鳳玲大堂哥搬桌椅出來放在一邊,等到一會兒兩頭封道的時候,就能夠快速的占領更多的地界。

“哎!給我們一張桌子!”

謝守濤不等小李老板放好桌子,就搶先把桌子接了過去,又招呼武師傅他們趕緊拿幾把椅子。一邊把桌子放到合適的地方,一邊跟武成章他們解釋道:“再過一會時間,這半邊大道的兩頭就開始封上,不讓車輛通過。然後吧!從這兒到中間那個花台的地方,桌子、凳子、客人,全都給你塞得滿滿的,想要從這兒路過都找不到插腳的地。”

武成章為了兒子的病,大大小小城市跑過好些,繁榮的地方見的多了。因而,聽了謝守濤的話基本上都沒什麼想法,他隻想著做好這個車間主任,一個月兩萬多的工資,有房有車,很知足了。而趙師傅和章師傅這是頭一回走出縣城,這兒又是相對繁華的地方,他們還真有一種別人說的那什麼:彎腰就能撿到錢的感覺。

一個是迫切想要盡快的把家人接過來,小生意趕緊做起來,對以後的生活充滿了信心。另一個是滿腦子都在想著怎麼說服堂姑、堂姑父還有自家婆娘,讓自家婆娘辭了目前的正式工,帶著孩子過來,跟著他在這兒發展。

沒多大會,果然如謝守濤所說,到了這段路不再走車的時候,四個燒烤的店家便火速的搬桌子和椅子,把帳篷前的空地全部沾滿。隨後,一夥一夥的人也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四家燒烤攤位,上百的桌子,很快的就坐滿了。趙師傅和章師傅兩個一邊喝酒擼串兒,一邊不住的張望這滿滿都是人的大道。

“這些人都從哪兒來的呀?”

“旁邊商場裏買完東西的客戶、西邊兒小區的居民、車站裏等車的旅客、北邊農貿市場收攤的商戶們.......。可別小看這兒,四麵八方都是客源呢!等到大夏天的時候,晚上的攤位都能擺到北頭的農貿市場門口去。有賣小吃的、有賣衣服的、賣鞋的、賣鍋碗瓢盆的、賣小電器的,什麼零零碎碎的都有。反正啊!別處買不到的東西,你到這個夜市來,一準能夠找的到。”

這條繁華的夜市大道,歸西郊區政府所有,但是卻給了劉家七十年的使用權。當然,人家不可能是無緣無故就給的!

之前獨山鎮政府領先跟劉餘金合作開發房產,西郊區政府很不以為然。西郊農貿市場給西郊區政府帶來的經濟效益非常大,大到他們都看不上一般的生意。主要還是因為這時候的房產在這兒才剛剛起步,他們還不知道其中的暴利,有些輕視很正常。而綠景小區在開發的時候,因為劉餘金堅持等到房子建好,小區綠化都做好之後,再開始賣現房的原因。使得綠景小區第一期,直到房子一放出就被搶空,獨山鎮政府三番五次的勸說劉餘金賣房的時候。西郊區政府才知道,劉餘金跟獨山鎮政府合夥開發房產這樣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