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1 / 2)

所謂的房產商放出一部分商品房,低價出售,宏觀調控房屋市場經濟,就是某些有心人弄出來的一場鬧劇。草香把這件事反映上去之後,上麵都不用調查,直接說沒有這回事,那人再去找她就直接報警處理。

樓房全部竣工,再就是內外裝修,然後就可以安排住人了。草香這裏跟所有的小區一樣,內部綠化、道路等各項設施也得要等到樓房竣工了以後才能啟動。

而草香這兒基礎建設要比普通小區的規模大很多,也高級很多。因為這些樓房是根據之前的區域劃分而設計成環形排列,也就是說,這些樓房的道路建設也是要以環形相對應。而且,第二環形樓房群,跟第一環形樓房群不一樣。第一環樓房群的中間是大型廣場,樓與樓之間有直線通道可以穿過廣場直達。第二環形樓群和第一環形樓群之間是各種觀賞花卉種植區域,兩個環形樓群之間除了大區域,東南西北四大通道可以相連,再沒有任何可以直達的人行、機動車、非機動車等通道。

草香設計這環形樓群的道路自然也是跟普通小區是不一樣的。第一,沒有機動車車道,隻有圍繞樓房圈的內外有軌電車的封閉軌道和軌道兩邊的兩條人行道。第二,所謂的綠化區域也沒有獨立的,隻有營業用的觀賞花卉區域和采摘果園區域。內圈的觀賞花卉區域和外圈的采摘果園區域,還不對樓房居民開放,全部封閉。內部居民想要看花摘果,必須和遊客一樣,從營業口進出,每天免費一次。第三,建設廣場和健身器材場所,全部設在東南西北四大主道與樓群出口處的交彙地帶。第四、車庫,除了東南西北四個大門外的地上立體車庫外,每個環形樓群的地下三層也有智能疊層車庫。不過,這個智能疊層車庫,跟其他設施一樣,都在未來建設計劃中。

這邊的後備設施建設說是收尾,其實需要花的錢,不比建主體樓房少,而且更加費時費力。把環繞樓群的有軌電車軌道建好盡早投入使用,其它的都可以慢慢來,畢竟衣食住行是人類生存的四大關鍵。

草香這邊工程太大,拖得時期長很正常,陳家隻有兩棟樓,資金再充足不掉鏈子,那可就快囉。人家的樓房都已經投入使用,開始進賬了。陳家以及陳家的外家,盡管頭幾年的收入都用來還貸,並沒能裝到口袋裏,但他們依舊會激動的快要暈死過去。當初,他們決定和解,合作開發的時候,正趕上內地房產最艱難的時候。他們一邊硬著頭皮借錢建大樓,一邊提心吊膽,總是會擔心血本無歸。

他們家的樓房建好了,房市依然沒有起色,但他們發現,他們家的樓房竟然不受房市影響。好幾個銀行來一二層營業、各個大小公司來租房做辦公、各品牌商來租房做專賣、餐飲、超市等等,來求租的遠遠超出他們的想象。真是不做包租公不知道,做了包租公才發現,比起買賣房屋的一錘子生意,哪有這源源不斷的租金流,自己個兒往口袋裏鑽的利潤大啊?!

哎吆!媽呀!這不就是傳說中取之不盡的聚寶盆麼?!

陳家兄弟姊妹幾個都非常慶幸當初有清卓幫忙為他們拿主意,留下這個院子。

當初,姥爺家那邊來人要院子的時候,很多外人都說他們家這院子留不住,就是打官司也贏不了。還不如趁早找個不怕他們家這房產有糾紛的人賣出去。說的人多了,分析的弱點也越來越多,他們的心也跟著發虛,總覺得這房子不合法,保不住。好在清卓始終很冷靜,堅持的一點就是兩家和解,共同開發,誰家都不要想著獨占。後來,姥爺家那邊,終於答應和解,共同開發了這一小塊地。樓房建好之後,不說這源源不斷的房租收入,單單這一棟樓就價值近百億,可比當初幾千萬增值了一百多倍。

陳家姥爺家那邊則後悔不已,當初白白浪費了十多年的時間。打什麼官司啊?!要是早早就把樓房建起來,隨著這內地經濟發展的快速程度。甭管做什麼,這十倍二十倍的也早就賺回來了。白白蹉跎了這麼多年的時間,辜負了內地經濟發展形式最好的二十年黃金期,還差點兒斷了這麼好的親戚關係。

勞財傷命還傷感情!

陳家雖然願意幫他們做貸款等手續,幫襯著把樓房建了起來。但是這麼長時間的相處,陳家一直對他們是敬而遠之,看得出來,從來都沒有認姥爺家這門親的想法。以前,他們還有點他國國籍的驕傲,但是自從知道陳家不差錢,想要加入其它國籍,不單是隨便選,還是分分鍾就能辦妥的事。尤其是陳家的那個在外的閨女,多少國家向她伸出橄欖枝,她還愛答不理呢!哎!失算了,要是十幾年前,剛準備打官司的時候,就聽了陳家那姑娘的建議,說不定這會兒,他們家的男孩們一人一棟樓都賺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