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1 / 3)

龐克易容成一位三十餘歲村民,一身青布衫隨著人潮,在古寒窯附近各處“無遮棚”蹈韃著。 WwW COM

他邊看邊嘖嘖自稱奇著:“是從那裏冒出來的人潮!好像銀子不是自己的,拚命的買?

拚命的花!”

此時已是歇響之後,飯口已過,古寒窯附近林立的攤棚,正是人旺財旺生意“嗄嗄叫”

的黃金時候!

尤其是“講古王”的棚內,更是座無虛席。

棚內排著十幾條長板凳,八仙桌,棚的正中前端空著,旁邊備有一張書案,一把軟靠背椅子。

棚子側有五座炭爐,和一張大條桌,條桌右端,放著幾十把粗瓷茶壺,一個黑色的大茶葉桶。

左端卻怪,放著幾十塊海碗般大,透閃點點金星的“鵝卵石”。

案桌下麵,有柄巨大的鐵錘,少也有七八斤,人臂般粗的柄,鬥般大的錘頭兒,不知是作什麼用的?

這“無遮棚”左右兩邊的粗木柱,油漆得通紅閃亮,圓如象足,就是再大的風也無法把它吹倒!

棚頂更見高貴,是一張牛皮密縫而成,再刷上一層高級桐油,黃亮亮的,就是下傾盆大雨也不會漏!

在那兩根象足粗的赤紅支柱上,各掛著一塊用紫竹剖心製的狹長的凹版,正好嚴絲合縫的嵌鑲柱上。

石柱上赫然刻著—對筆走龍蛇的金字,一支是“誰打鵝卵石頭”?另一支是“我盡下奇事。”

兩根支柱間,還有塊橫匾,四個金字為:“古今奇聞”!

“無遮棚”的左右兩邊,各有一、二十個攤子,有的擺著古玩玉器,有的賣丹丸膏散,有的做些各式菜麵類。

龐克一見“講古王”那座棚,微微一哂,邁步走了進去。

隻見書案旁,軟靠背椅上,坐著一位年約六旬,一身藍布,一張瘦臉,眼珠無神的瘦老頭。

龐克瞧個空位,擠坐下去,蹺足傾聽著。

隻聽“講古王”話鋒傳到,的是:“是故在下認為,嶽武穆雖係死於秦檜之手,但主謀一心要殺他的並非秦奸,而是當時的‘皇帝大老倌’!”

話鋒一頓,眾茶客似乎被他這種論調驚了心,低議者有,互望者有。“講古王”一清嗓音又道:“秦賊人雖無格,但文章卻早於當時下,他自認聰明,卻不料被‘皇帝大老倌’當成了‘刀’用。

“諸位不信,請聽下文,當時戰況,有史為證,本是一敗塗地,後因起用韓、嶽等名將,重整旗鼓與金兵決一死戰。

“黃蕩隻殺的金兵棄甲曳兵而逃,朱仙鎮拐子馬,兩淮誌士率眾來歸,本期一鼓作勢直搗黃龍,一洗二聖被擄之恥。

“不料奸相秦檜一日以十二道金牌將嶽家父子召回臨安,以‘莫須有’三字,將一門忠烈的嶽忠王押向大牢。

“從此金兵又行猖獗,所到之處廬舍為墟……”

“講古王”糖鋒突然中斷,目閃震人心魄的寒光,掃了眾茶客一眼,一聲長歎後,話聲一變才接著道:“諸位請注意聽,那十二道金牌不是假的,嶽王將兵在外,大局以係,牽一而動全身,秦檜有多大的狗膽,敢冒滅族之罪,一日連下十二道“假”金牌,所以在下可以證明,金牌出自‘皇帝大老倌’授意!”

下事十分的很好玩,有東的,就有講西的,適時一位老儒樣兒的茶客,在座上開了口,道:“先生,那康王怎會自毀長城,以老朽看,先生的判論不甚中肯!”

“講古王”拍掌笑道:“老丈問的好,在下願為解答,其實剛才在下就曾點明過個中緣故,‘皇帝大老倌’之所以黑下心來毀長城,辣手蠻幹,完全因為嶽王有誌‘直搗黃龍一洗二聖補擄之恥’!

“彼時史載可考,二聖尚在,設若嶽王壯誌得成,二聖駕回臨安,金賊必已稱臣順降,刀兵自平。

“請問‘皇帝大老倌’該怎樣恭對二聖,總不能一封‘太上皇’,一封‘太太上皇’吧?

但不如此又該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