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井田不由陷入了沉思:果然是砍樹才能出科技啊,當年玩的那些戰略遊戲裏,總是幹些不環保的事,沒想到還有幾分道理……那麼問題來了,難道除了糧食以外,以後還要大力種樹?活怎麼越幹越多……
簡直像商量好的一樣,一入冬,不論是上飛的,還是地上跑的,山穀中所有生物都一眨眼功夫消失了,真不知道,這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為了防範鳥類,建立的龐大箭塔方陣,自然也失業了。 WwW COM
不過,一向安全第一的劉井田,果斷把這當成是壞消息:
“不能看動物的反應,地震前還有老鼠搬家呢,會不會是,這邊的冬比較難熬啊……不好!我的牲畜可怎麼辦?那些牆壁不到一磚厚的窩棚,隻有擋風的作用啊……好吧做好挪窩的準備,趁著土地還沒凍硬,趕緊挖洞!”
還好,地下土壤的溫度總要比氣溫高一些,至少沒達到冰點。
上飄著雪花,上千的狗頭人穿的像個棉花球,分成幾隊,不辭辛苦的四處搬運木材,運回地下世界。
而地下,也有上千狗頭人全力挖地道,然後,他們用簡易的木板、樹枝鑲進地道的牆壁,一方麵加固了地下,順便也當成儲備木材。
現在的地下世界,讓人想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年代,交戰雙方都在不惜工本、挖掘加固地道與壕溝,建造了數十萬公裏的壕溝體係——沒誇張,這可是史實。不過相對而言,狗頭人的地道隻有簡陋的木板,這東西能堅持幾年就不好了。
地上地下折騰了一個月後,劉井田不幸言中,氣溫陡降,一日冷過一日,穀地中央的無名河流結了冰,北風也整日在頭上呼嘯,山穀已經完全進入了嚴冬。
這可比上個世界的千窟丘陵冷多了。
可憐的狗頭人現在徹底進入家裏蹲模式,偶爾出門,也不敢離家太遠——棉衣倒是夠用,但是大家體重太輕,風一吹就滿地亂滾,根本刹不住車。
“看了這裏冬季,得把牲畜也轉移下來,的們,用繩子互相綁起來,抓緊時間行動了!”
於是,地下就愈擁擠了。
擠進來的牲畜、草料,還有些節儉的狗頭,把外麵沒用的窩棚拆掉,連木料都搬進了地道,有限的空間擠滿了各種東西。
同時,大家開始封閉上用不到的洞口,隻留下換氣窗,全力保溫。
不過,倒是有個好處,那就是大家這下不覺得冷了。
現在無事可做,用北方人的話,狗頭人隻能‘貓(躲藏的意思)冬’了。
但是,每日裏隻有七成飽的某人各種不甘心!
他又搞起了北方的一項特色活動——冰窟窿釣魚!
這個活動很好玩,就是先找到一塊水夠深,最好有水草之類魚類能藏身的地方,然後在冰上鑿洞釣魚。如果想舒服一些,可以用各種材料在冰窟窿上,搭起方便漁夫工作的建築——可以是帳篷,甚至你想蓋房子都隨便,不過冰化了也就沉河了。
幾功夫,當年那個“捕魚陷阱”附近的河麵上,蹦出了一個個的木屋。狗頭人人躲在木屋裏鑿洞、釣魚,甚至還有比較粗暴的家夥,直接魚叉伺候——洞口氧氣含量高些,比較笨的魚會把頭接近水麵,這個時候就看誰的動作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