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治安情況很差,因此大門關上後就絕不會開門。不過正因為考慮到這一點,一般都會在大門外開幾家客棧或者大車店。
然而讓秦白鬱悶的是,他攜帶的人員實在太多,根本就無法全部安置。更讓他目瞪口呆的是,那個“王大蟲”居然也帶領二百多饑民遠遠的跟隨而來。
在通過那個“菜雞互啄”戰場的時候,為了減少麻煩,秦白就收了那一車不值什麼錢的禮物。他同樣也給了回禮,留下了一部分的糧食。隨後就出現了驚人的一幕,那些“菜雞”連仗都顧不上打了,紛紛爭奪那些糧食,許多人就這麼直接往自己嘴裏塞。於是在離開以後,大部分饑民就繼續“互啄”,但少部分居然就這麼“改換門庭”了,一直緊隨著勇勝的人。
一開始,秦白並沒在意。反正想跟就跟吧!這零零碎碎的饑民也構不成什麼威脅。然而現在卻開始有了頭疼,這跟隨的饑民根本就不是十幾人、幾十人,而是足足有二百多?並且還有那個“王大蟲”來領頭,再怎麼鬆散,那也是個有組織的團體。
哪怕是再微小的威脅,那也不能留在身邊了。於是秦白就把那個“王大蟲”叫到跟前,準備當麵詢問:“這位……王兄,你怎麼帶人跟著咱們?就不怕引起什麼誤會?鬧出些不愉快嗎?”
沒想到,那個“王大蟲”倒是相當坦然。他名叫王飛,出身一個殷實家庭,父母也是望子成龍,但讀書不成,那就窮文富武吧!於是家中請了幾個三腳貓功夫的教頭,多少也學了幾招功夫。
然而等父母相繼都過世後,王飛就徹底野了性子。你說一個年輕人,會幾招三腳貓,又是爭強好鬥的性格,那肯定就會“行俠仗義、廣交豪傑”啦?他倒是交了不少酒肉朋友,不過沒出去做些什麼大事,就在自己家附近十裏八村的地盤,經常做些“俠義之行”,比如說幫你家找回一隻貓,再大酒大肉吃掉五隻雞之類的。反正不管怎麼樣,起碼也有了些小名聲。
可沒想到,這回居然遇上了災年,附近村莊裏的人紛紛外出逃難,可有些卻尋找到了這位王飛,你不是大俠嗎?總該拿出些家財意思意思,要不然,以後還好意思自誇什麼“仗義疏財”呢?
然而這位王飛的腦回路迥異於常人。他一聽,就恍然大悟:對啊!我是大俠啊?現在到處是災民啊?那就該去做些劫富濟貧的事呀?於是乎,很莫名其妙,他就拉著一群饑民到處打劫去了。
一開始,王飛的打劫似乎很順利,畢竟剛遭災,周圍還有不少富裕人家。就算那些大戶已經逃到城裏,莊子大院裏的糧食總不可能全部帶走吧?因此自己就能有吃有喝,並且還分給其他災民不少,一瞬間,他就變得名聲響亮,並且變得一呼百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