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青妍
清水曆史悠久,文化沉澱豐厚,古跡文物眾多,旅遊資源豐富。境內已發現的古文化遺址、古城遺址、化石點、石刻等遺址文物73處,分布在18個鄉(鎮)。一代名將趙充國,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完成震驚世界的赫赫勳業後終其一生之地。軒轅穀隘、充國陵園、宋墓群、龐公仙境皆是隴上名勝,湯峪溫泉、紅崖晚照、萬紫勝跡、古洞懸石俱為旅遊佳處。其中30處已被列為省、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出土文物、館藏文物分15類、1782件,展現了清水古代文化的繁榮。
據許多考古發掘和科學研究證實,遠古時代,清水氣候比現在還溫暖濕潤。在永清堡、泰山廟、小塬、咀兒下等眾多新石器時代遺址中,曾發現捕魚用的陶網墜、木炭以及森林草原類型的獸骨等遺物,說明那時清水一帶降水充沛,森林密布,自然環境優越。這種生態環境在北宋以前也未曾發生大的變化。北宋以後,清水境內的森林麵積明顯減少,但由於清水東部隴山及其餘脈盤龍山一帶人口稀少,森林仍很茂密。在清代前期,位於縣境內的孫家山,“脈接秦隴諸山,號稱陸海林藪,淵澤不可測”(清高宗乾隆《甘肅通誌》)。
縣境東部為隴山餘脈南北向盤龍山,南部有盤龍山南段東西向筆架峰,西部是弓型高峰科山梁,北部為南北向化嶺山與封山;在山梁內外,形成以牛頭河為中心的湯浴河、樊河、後川河四大水係。在群山環抱中,形成牛頭河中部的山間盆地、清水城處盆地中南部,海拔1360米。
三天後,李莽背著一個黑色的旅行包已經到了清水縣內,和那幫考古學家會和之後,大家誰都不認識誰,搞這方麵的都會有一個牽線人,雖然明麵上是政府允許的考古行動,不過私下裏會幹出什麼不得人知的勾當就保不準了。
跟著一群不認識的考古學家找了一家小旅館住了下來,旅館不大,一共十人住下後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空房了。
算上李莽,一行人加起來剛好十個,兩個是研究生,還沒畢業的學員,都帶著一副黑色的眼睛,眼眶微微凸出,還有六個考古學家,李莽也是第一次見到所謂的考古學家,和一般人倒是沒什麼兩樣,值得一提的是,還有一個不知道什麼身份的女人,模樣冷峻,長得倒是很漂亮,年紀在二十五歲上下。
李莽也不了解這幫考古學家的真實身份,從柳夢蝶給的資料上看,有三個是業餘的,業餘的考古學家,估計和盜墓賊沒什麼本質的區別。倒是有三個是專業的考古學家,年紀都很大。
倒是那個女人,這麼年輕,既不是學員,也不是考古學家,除了知道大家都喊她青妍和她是個女人以外,別的李莽什麼都不知道。
這幫人一個比一個悶,簡直都是悶葫蘆轉世的,都不太說話,一天到晚要麼抱著一堆資料研究,要麼對著天花板一看就是半天,也不知道腦袋裏麵在想些什麼。
比較難得就是他們閑下來的時候,到也會討論些問題,不過討論的問題李莽完全跟聽天書一般,根本插不上什麼嘴,一說起來,就是什麼古董鑒定之類的,還有就是一些知名的墓葬。
唯一讓李莽感興趣的就是他們似乎都懂那麼一點五行八卦之術,偶爾機會討論一些八卦周易的理論和古代的機關陣法之類的,李莽也是受益匪淺,跟李莽一樣,那女人青妍也是在這個時候是最活躍的,時不時的就會蹦出來幾句讓眾人刮目相看的話。
這一行人之中,李莽最看不透的就是青妍這女人了,和這幫人比起來,青妍太不協調了,而那兩個研究生學員,則是被呼來換取的當做幫手來用了,他們倒是樂嗬嗬的,尤其是對那三個真正的考古學家很是敬重,華夏自古流傳下來尊師重道的美得,在兩人身上體現的淋淋盡致。
在青水縣已經三天了,都一直在做準備工作。李莽也不知道有這麼複雜,第一天向這的考古研究站借一些考古工具,做好必須準備,這樣就花去了一天。第二天對這進行古墓群調查、討論,決定對那個未開發的古墓,進行研究、探察。第三天,購買食物、簡單的應急藥品。在考古過程中很有可能遇到危險,所以必須帶上這些物品。每個人都有一個大的專用背包,裏麵除了放食物與藥品外,還有小型的挖掘工具,毛刷、放大鏡、手電筒等小物品。這些都是在考古過程中,必須攜帶的物品。這三天都過的很緊迫,基本上都是忙上忙下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