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國的中下層是悲慘的,但七國的上層卻並不一樣。之所以一個城市裏有幾十萬的隨時可能餓死的民眾,就是因為這些城市裏有那麼兩三千人是不會被餓死的,這兩三千人裏的最高層的數十人,更是可以揮霍無度,完全不需要擔心自己的生存問題。這些人,就是這些城市··國家的主宰者,七國的國主和他們寵幸的一部分親信和家人。
“上川國現任國主叫上川格,他有49個兒子,女兒更是數不勝數。其實沒有人會去記他家到底有多少個孩子,這些國主的女兒生下來之後,就養到三五歲,如果好看就繼續養,不好看就直接扔了。”
“國主的女兒都要扔掉?”,性格嚴謹、養尊處優的大少爺博行無法想象這樣的情況。
一月苦笑著點了一下頭,“就是這樣的,七國境內現在早就沒有了親親之愛,人口之所以還能維持住,全都是強奸和放縱的結果。還有一些就是這些貴族不要的孩子們,怎麼說呢··”
一月有些不知道該怎麼說,於是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其實都是在說這方麵的東西。七國境內到底慘到了什麼程度?如果說之前中下層選擇死法就覺得很慘了,可實際上這些人的傳宗接代問題呢?這個更慘。
這個就要說到田地的產量上了,一畝地六百多不到七百平米,七國總麵積在四萬平方公裏左右,耕種麵積在百分之10左右,那就是0.4w平方公裏,一平方公裏1500畝地,六百萬畝地。看起來是很巨大的數字,這要是放在地球上的中國現代,全都種上玉米的話,差不多就是五百萬噸玉米,現在中國玉米的畝產就快到一噸了。
然而大家隻要向老一輩,年輕一些的問問爺爺奶奶,就會知道在七八十年代的時候,中國的糧食畝產也就二百多斤,玉米也到不了三百斤。那個時候包括現在地瓜這種作物的產量都是最高的,現代有畝產三噸的地瓜品種,七八十年代的地瓜畝產也在六七百斤,所以那個年代的農戶,幾畝地中總會有一兩畝用來種地瓜。
就算七國境內水土豐滿,糧食產量算畝產300斤,因為這裏一年五百天,還可以補一季雜糧,算二百斤,一年收入300w噸糧食。一個成年人維持體重的能量攝入在1斤糧食左右,一年五百天,一個人250公斤糧食,4個人一年消耗一噸糧食。按理說似乎可以支持1200w人口生存,但實際上呢,因為各種鬥爭和生產積極性的關係,導致糧食根本沒有實際達到三百萬噸這個產量。
這還不是最大的問題,因為七國總人口也就在220w左右,就算是因為戰爭再減一半的產量也能養活600w人,還有三百多萬人口的理論差距呢,怎麼都能養活了。但是這裏麵要注意的是,一斤糧食隻是維持體重的最低標準,當年512地震的時候,最困難那段時間的救災物資就是每天每人一斤糧食的補給配額。而實際上根據各人飯量的不同,正常每天飲食攝入量在兩到三斤的水平。
這樣以來就直接讓糧食可以養活的人口數縮減到三分之一,也就是二百多萬人,那麼以飽食配額來說,其實也能勉強養活七國總人口。在七國這樣的環境下,自然不可能有強大的執行力,讓人們每天都隻吃維生的補給配額。這樣的情況下就已經出現了二十多萬的差距,但還是可以忍受的,其實十分之一的貧困人口已經比地球上的大部分國家要好了,其中包括一部分發達國家。
那麼還有什麼人在消耗糧食呢?職業者!以前說過,一個職業者的糧食消耗是非職業者的五倍以上。七國這邊因為生存因素,導致職業者比例可以說是全世界最高,達到了百分之一的數據,也就是22w左右。這22w的職業者,他們是都能吃飽的,於是他們占用了一百三十萬左右的飽食配額,於是剩下的二百萬人,可以得到的是70w的飽食配額,210w的維生配額。
即便如此其實都是可以生存下去的,因為二百萬人還有210w的維生配額存在,也是能養活的。但如果治國理政的所有東西都像是數據這麼簡單,那可真是太好了,那真是是個人就能理政治國了。但實際上沒這麼簡單,不是土地產出多少糧食就能喂養多少人,其中最基礎的一個問題就在於··運輸。
這個世界不可能每個人守著一畝地,自己種自己吃也不交易也不浪費等等等等,這種日子不存在的。那麼農村產出糧食,就必然要運輸到城市裏去賣,於是在運輸過程中,最簡單的損耗就是人吃馬嚼的來回消耗。人是要回家的,不可能隻消耗單程的糧食,而這樣的一個原因,又牽扯出了一個富國強兵的基礎理論,就是要致富先修路。
在七國境內基本上除了國主這邊還能養點牲口以外,所有的活物包括老鼠都被吃幹淨了,畢竟二百多年了。這些國家的基礎建設也出了巨大問題,一個長期走路的古代人在平地上一天可以走三十到五十公裏,挑著一百斤糧食就要縮減到20公裏左右,如果道路不平坦,坑坑窪窪的話,這個距離會再次縮短,並且沒有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