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場大部分都是單人使用的隔間,訓練場的作用是用來訓練技能熟練度。訓練方式為快速完成構型,填充最的能量釋放出去,威力不大,目的是練習出手速度。來到真實的魔法世界之後,博文才知道,所謂的法師需要保護全是放屁,在一個以能量作為輸出和防禦的世界裏,法師的能量儲量可以僅次於術士,這種職業需要別的職業保護?笑話!

還是那個盾箭球的遊戲,開護盾需要很多的藍,尤其是能扛得住對方輸出的護盾需要的藍更多。隻有法師類型職業和術士係職業才能撐得起這麼高的消耗,什麼是法師類型職業?標準的就是法師,然後有薩滿、牧師、元素係戰鬥職業、氣功師等。這些職業裏麵,薩滿和法師都是一階職業,牧師是信仰係的二階職業,元素係職業是各種例如戰士、騎士、獵人的二階職業,也就是俗稱的戰鬥法師,但還是不一樣,氣功師是格鬥係的二階職業。

人是會成長的,賦也是會成長的。比方術士職業,一般來,法師類型職業者在三階之後,都會輔修術士。因為當法師類型的職業者發展到三階的時候,他們就必然達到就職術士的要求,因為歸根究底一切的本質是能量。其實二階法師就可以就職術士,但是二階法師就職術士會有一定的危險,大部分二階法師的控製力不足,結果鬆開了保險就職術士,一個不心就把自己玩死了。而法師類型職業者輔修術士,基本上都隻輔修毀滅術士,其他職業不考慮。

法師可以就職術士,其他職業者也可以就職法師係。比如一個孩子在最開始因為賦不足的確就職不了法師類型職業,於是就職戰士,在修煉戰士的過程中,他努力的鍛煉自己的原力存量,然後發現原力存量的增長很不錯,逐漸的可以在十級以後釋放最簡單的魔法。這個時候這個戰士就可以去旅者之神教會做職業鑒定,神啟會告訴他什麼元素係別適合他,在戰士職業等級15級的時候就可以轉職二階職業,元素戰士,比方火元素戰士、雷元素戰士什麼的,別的職業也都可以這麼搞。

在魔法世界裏,誰更強的標準其實就是誰的總能量更多,誰可以釋放的能量更多。而通常來,總能量越多的人,單次釋放能量的上限就越高,這就是為什麼教會鑒定的時候給出的是職業等級,而不是個人等級的原因。因為職業等級是一個恒定的數據,任何人屬性到了這個數值之後,就是這個等級了。但是這個人修煉多久就沒人管了,有的人修煉到這個等級就幾個月,有的人需要一輩子。

在這樣的一個體係下,職業之間是有高低貴賤之分的,人再根據職業的等級,也要高低之分。戰士、騎士、獵人這種武鬥係的職業,最開始隻能駕馭原力,而無法駕馭魔力的職業,就是最低級的職業。然後就是法師、薩滿這種職業,最開始就能駕馭魔力的職業,吊的一逼,這就是高級職業。最後的就是術士,術士的出現直接超綱,一開始就能使用靈魂的力量,把法師都拍到地上去了。

但並不是低等職業就一定會弱,最後還是要歸結到職業等級上來,隻要職業等級相同,那麼大致上的強度差距比為1:1:15,也就是一個術士比同級的戰士強一半。再來看前麵過的能量衰減問題,法師和術士釋放的大多是純能量,衰減的很快,武鬥係的都是把能量轉化成動能,衰減的慢。那麼隻要武鬥係職業者能衝到法師、術士的麵前,用自己最大的能量開盾,然後瘋狂亂砍亂劈,還是有一定幾率打敗法師、術士的。

不過這也是老黃曆了,早在第一紀元的時候,那個時候各個職業涇渭分明,還有那種需要被保護的法師,不然就會被切死。現在來到第三紀元,所有的職業其實已經非常模糊了,所有人都要就職三個以上的一階職業,很少很少有隻修煉一個職業的人,除非是野路子,上過學的肯定是多職業兼修。那麼就算初始就職了法師和術士的人,後來也基本上都要輔修一個武鬥職業,這樣一來麵對武鬥職業的時候,就是完全碾壓了,你能近身我也能,我能量還比你高。

有句話叫活下來才有輸出,所以盾構型是魔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分支。博文主要訓練的就是防禦用的各種盾的構型瞬發,一共四種。

1防禦斬擊的構型。是一個可以對折的平麵盾,當遇到斬擊的時候,這個盾就會在被斬的地方對折,然後夾住對方的刀刃。這個好處是夾住之後可以有效延緩對方的抽刀,第二就是當對手知道博文是個術士的時候,他們的攻擊都會有一個防盾結構。這個防盾結構就是在武器上附著一定的爆炸魔力,在碰到盾的時候爆炸,武鬥係職業再二段發力破開盾直取法師,大家都在進化,博文的這個盾就可以有效的對抗這個防盾結構。當然這個構型不是博文發明的。

防禦刺擊的構型。是一個完全球形的構型,這個魔力球在承受刺擊的時候,會直接扭轉成一個巨大的螺旋結構,然後爆炸。刺擊是最難防禦的攻擊,劈砍需要武器特殊重才能保證每一次攻擊都致命,而刺擊隻要武器足夠鋒利,那麼破盾能力就是第一。還有不管是不是武鬥係,魔法裏麵也有一大堆刺擊型的魔法箭,這些攻擊的特點隻有一個,那就是穿透力超級強。刺擊的缺點就是命中麵積,容易被躲開,但是武鬥係的刺擊因為可以更快捷的調整,比魔法箭更難躲開,所以需要這樣的一個構型來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