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後記(1 / 3)

玄武一千九百七十八年冬,禪城大變。冥皇失蹤,而大冥樂土護國大將軍木帝戰傳說也在一場可怕的天變之中失蹤。隨後,在爻意全力斡旋下,劍帛大軍與晏聰達成了協議,劍帛大軍撤回江南,晏聰大軍駐入禪城,並保證不追擊劍帛大軍,同時保證劍帛人在江南的地位,新朝成立之後,將江南之地封給劍帛人自治。

禪城大變之時,晏聰軍中也發生了動亂,幽閑欲借晏聰赴禪城之時發起兵變,但卻中了晏聰早已設下的計謀。晏聰揭開幽閑出賣大劫主的秘密,一舉消滅大軍裏幽閑係所有將領,完全將大劫域的兵力控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

有人說冥皇之死與戰傳說有關,更有人說戰傳說是與冥皇同歸於盡,更有人說害死戰傳說和冥皇的人是不二法門的元尊,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勾禍所設下的詭計……總之眾說紛紜,但在戰傳說失蹤和冥皇失蹤之後,爻意下令處死天司命,天司殺和地司殺對爻意大為不滿,脫離了劍帛大軍而歸附了晏聰。自此,大冥樂土的大部分力量全由晏聰所掌握,舉國之中再無可與晏聰兵力相抗的力量。但禪城卻在那一場天變之下幾乎毀去大半,皇宮成一片廢墟,昔日的輝煌早已不再。

大冥樂土一千多年來所建立起來的文明古國在這一場天變之中幾乎消失殆盡。晏聰來到禪城之後,看到滿目瘡痍,不由感慨萬千。沒有人比他更清楚戰傳說與元尊那一戰的可怕。雖然他並沒有趕到禪城,但是在精神上他已與戰傳說相接,他也沒想到兩個人的力量竟會有如此驚人……這不由得讓他懷疑起自己與戰傳說之間的差距!

戰傳說和冥皇的失蹤似乎成了一個謎,而不二法門的元尊本就是一個神秘至極的人,極少有人見到過其真麵目,因此,他的失蹤就像是從沒有出現過一樣,倒也沒有多少人在意。

晏聰卻並沒有忘記戰傳說,因為他很清楚爻意如此輕易地讓出禪城,不隻是因為禪城已破爛不堪難以堅守,更有可能是因為戰傳說死前的授意。當然,沒有了戰傳說,劍帛軍和坐忘城、卜城的兵馬也難以同心,爻意也難以控製住全局。江南軍中,除了姒伊之外,無人能夠統領大局,而姒伊卻是一個盲人,更遠在劍帛,這也是為何爻意撤離禪城的原因。

玄武一千九百七十九年春,晏聰平息禪城內諸亂事,並修複城牆,使禪城初步恢複原貌。二月,晏聰在大冥舊臣的大力支持下在禪城稱帝,史稱聖帝。成為大冥樂土真正的主人,卜城、坐忘城因爻意與晏聰的協議,也都歸附於晏聰,大冥樂土的戰亂逐步平息。晏聰的新王朝,不僅擁有了大冥樂土,更有前來歸附的劫域人,甚至包括千島盟的部分軍隊,勢力空前強大。

與之相反,千島盟的大司盟被晏聰控製了心神,又經車馬之役後,千島盟元氣大傷。四月,千島盟來使以其協助晏聰得大冥樂土邀功,要求割地千裏以謝千島盟的相助。晏聰斬殺千島盟來使,更下令囚禁所有歸順的千島盟軍人。從此,千島盟的軍人成了新朝的奴隸,也宣告晏聰與千島盟正麵決裂,這也為晏聰在國中贏得到了無上的尊敬!被百姓傳為傳奇。

五月,晏聰以地司殺為帥領十萬大軍出征須彌城。

六月,須彌城遞上降表,自此,大冥樂土諸城皆降。聖帝晏聰整全國之力,以大劫域、江南劍帛、卜城三在為一線,在北海、東海海域大造戰船,以圖大舉進攻千島盟。晏聰認為,此時是攻取千島盟最好的時機,皆因千島盟數十萬將士全都折戟於大冥樂土,國中早已空虛,此刻,若是大舉強攻千島盟,則千島已無還手之力,加上這兩年之間,晏聰借千島盟友與他合作的機會,已在千島盟中安插了大量的內應,而這也是晏聰取勝的最大法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