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正是傍晚時分,朱雀大街華燈初上,因為再有一個時辰就是宵禁,所以皇城四周顯得越發繁華。
少年負手站在皇城根下,身邊圍著一群豎耳傾聽的使臣。他清脆略顯驕傲的聲音響徹街麵,不知不覺就吸引了不少逛街的百姓。
“有人要解陛下難題?大家快去聽啊……”先是一個百姓發現了這邊的事情,然後對著街麵一聲呼喊,霎時間人群呼啦啦而來,皇城根下很快聚集了一大票人。
有百姓目光閃閃,滿臉得意道:“看到沒有,這哥是咱們大唐的人,異國使臣還是不行啊,遇到問題就得求助咱們。”
如今整個長安都知道李世民用難題招婿的典故,百姓見到有漢人少年幫助答題頓顯驕傲。
人群紮堆而來,漸漸嘈雜喧囂,然而也不知是什麼原因,守衛皇城的羽林衛竟然沒過來驅趕。
不但不來驅趕,反而一個兩個抱著膀子向這邊觀瞧,顯然這些駐守皇宮的羽林衛也很好奇,他們同樣想知道陛下的難題如何解。
有羽林衛偏將在皇宮城牆上向下一喝,溫聲鼓勵道:“那是誰家哥,可要給咱爭氣,讓這些異族蠢貨們好生看一看,下聰慧出中原……”
這話引起哄堂大笑,又引得更多百姓過來圍觀。
在場各國使臣麵紅耳赤,偏偏又不能動粗驅趕人群,祿東讚悻悻咳嗽一聲,催促少年道:“顏家哥,還請速速解題。關於精神賠償一事,老夫事後必有重謝。”
少年看他一眼,傲然張口開聲,淡淡道:“明珠穿線,隻有一法。此法涉及學問很深,有熱冷化學,有冰水流體學,萬物引力學,生物趨性學,本公子即使詳解你們也聽不懂,我的再多也是對牛彈琴。這位吐蕃大相,你懂熱冷化學麼?”
祿東讚麵色茫然,周圍使臣也都麵麵相覷。
少年嗤嗤冷笑數聲,得意仰成四十五度角斜視。
祿東讚訕訕咳嗽一聲,突然麵色鄭重道:“本相這就求請進宮,讓大唐皇帝賜下明珠給你演示。”
“不用了……”皇宮大門處忽然響起一個聲音,聽著十分耳熟得意,眾使臣詫異轉頭,赫然發現李世民正龍行虎步而來。
皇帝身邊還跟著幾個妃子,其中長孫皇後手裏正拖著那顆明珠,李世民哈哈大笑,虎目炯炯道:“在朕的家門口有這種熱鬧事,寡人豈能不親自參與一番,那位哥是顏家的顏靜之吧,朕聽你拜在吾兒門下,是為第四個親傳弟子……”
少年連忙跪地磕頭,恭聲道:“學孫正是顏靜之,見過陛下和娘娘。”
李世民隻是嗬嗬一笑,揮手讓少年平身。
長孫卻顯得愛屋及烏,誇讚道:“真是個好孩子,躍兒的好徒弟。”
顏靜之有些羞赧,原本驕傲的腦袋使勁低下去。
李世民忽然道:“行了,不要再耽擱了,使臣們都等著看你解題,百姓們也想看個熱鬧,如果朕再推延時間,怕是要被人偷偷的罵。觀音婢,你把明珠拿給咱家徒孫,讓他好好演示如何才能明珠穿線。”
長孫輕笑一聲,托著明珠塞到少年手中。
旁邊另有隨駕的宮女端著托盤,上麵赫然放在極細極肉的蠶絲,顯然皇帝在宮裏聽到門口風聲,已經準備好了明珠穿線的道具。
顏靜之輕咳一下,聲道:“還需要水盆兩個,水桶兩隻,其中一桶裝涼水,一桶裝熱水,另取硝石數斤,吸水紙一疊,備齊這些東西之後,徒孫才好演示明珠穿線。”
李世民目光微怔,顯然不懂穿線為什麼要用這麼多不相幹的東西,不過皇帝隨即將大手一揮,沉聲下令道:“速速去準備……”
幾個太監慌不迭時轉頭就跑,不多時就從內務府找齊這幾樣東西。
此時已經是夜色初來,整個皇宮門前全是密密麻麻聞訊而來的百姓,隻因皇帝沒有下令攆人,所以百騎司無數探子隻好化妝隱入人群警戒。
顏靜之單手托著明珠,先是讓人拎過來那個涼水桶,脆聲道:“明珠穿線,首先涉及到流體力學,我把明珠放入水中,讓明珠裏的孔洞灌滿水流……”
著真的把珠子沉入水桶,細細讓明珠內的九曲盤桓沁滿涼水。
“然後呢?”李世民明顯不是個有耐心的人。
顏靜之嘻嘻一笑,雙手手指各自堵住明珠的一個細微孔,轉頭卻對皇宮侍衛道:“勞煩大哥把硝石扔進涼水桶,辛苦您了啊。”
那侍衛連忙躬身,道:“不敢稱辛苦,您是殿下高足。”著取來幾斤硝石,一發都扔到水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