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書生(2 / 2)

小阮呆呆的望著他,良久,然後繼續打磨藥物,隻不過動作輕盈了些,均勻了些,她小聲說道:“少爺果然是少爺呐。”聲音中充滿了幸福。

……

正如陸羽所說,陸家真的來了很多客人,有的是之前就在的,有的是在之後三天陸續趕來的。

到訪者見到陸高峰的第一句話,往往就是‘我來了’三個字,而陸高峰也僅僅回以‘謝謝’二字,而已。

一個人在世界上生存,最重要的不是財富,不是家業,而是人家,還有朋友。

平時扯後腿,關鍵時刻卻能真正抱成一股繩的,是家人。平時老死不見,關鍵時刻第一時間趕到你身邊,默默無語,為你抵擋千萬利箭的,是朋友。

朋友為什麼會這麼做?因為他們也把你當成朋友,知道在他們遇到危難之時,你也會突然到來,衝在最前麵,為他們擋風遮雨。這說來仿佛是一種等價交換,實則……雙方之間那種‘信任’,便是朋友的意義所在。

十七年前,陸高峰還不是陸家家主,有一日從旅人之手得到一封書信,上麵僅僅隻有十七個字,他便換上輕裝,騎上快馬,隻帶一刀一槍,三日三夜馬不停蹄趕往千裏之外,一場血戰,留下赫赫威名,也留下滿身舊傷,更留下張史台一家老小的性命。騎著馬去的,躺在車裏回來的,修養了整整兩年才堪堪恢複,留下的舊傷每到陰天下雨總會提醒他,曾經經曆過的連夜雨戰。

雨是紅色的雨,因為裏麵參雜了血,人血。

如今,張史台早已故去,官爵不在,家人散亂,但張家依然來了兩個人。

張史台一共三子,最小一個沒有來,隻因為家中有老母需要照料。

當然,也有不速之客。

唐閣老,這個年僅九十的老頭子對‘不速之客’這種做法仿佛上了癮,四年中,第二次不請自來,這在他整個人生中怕也是第一次。隻不過這次隨他前來的還有一位書生。

書生就是書生,瘦瘦高高,透著一股窮酸,全身上下衣著裝飾全部拔下來怕是也買不上三個大子兒,也許唯一之前的就是被他拿在手中的一本書。沒有人知道那本書到底是什麼書,因為這書並沒有名字,有些焦黑的邊角,屎黃色的封皮,熏黃的紙張,還有彎彎曲曲看不真切的字體。

‘興許是古書。’每一個見過這本書的人都這樣猜測,甚至‘斷定’,因為這本書出現在書生的手中,已經被他讀了十二年。在這十二年中他好似永遠都沒有翻頁,永遠看著同樣的一章,還看得津津有味,即便與人說話,也對那本書目不轉睛。

所以有人認為那本書有可能是‘神書’。為什麼?因為這本書在‘書生’的手中。

天下有千千萬萬的書生,而但以‘書生’為名的,便隻有這一人而已。

他就是書生,就叫書生,書院的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