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戰爭之後(1 / 2)

大玉城外,全殲東晉國數十萬大軍。

全部算起來,東晉國有整整百萬大軍進入到大玉國境內,並且真的沒有再回去。

屍橫遍野。

東晉國甚至沒有派出收屍的人。

這項工作,便由大玉國自己來做了。

雖然勝利了,雖然敵人已經死了,但不知道為什麼,所有收屍的士兵,都忍不住對東晉國的士兵生出了一種敬意。

也許……不是對人。

而是對生命。

任何生命,都值得歌頌,就如同人們去讚美天地。

這場戰爭的意義何在?

仿佛沒有。

隻不過……

卻都有獲得。

大玉國因為這場勝利,更加奠定了自己在這大陸之上,這片區域內的霸主地位,即便是在整場戰爭之後,大玉國國主的心髒都緊繃著,一邊關注著戰場,一邊還要時刻關注著北疆的動向。

尤其……當探子回報,北疆正陸續向邊境派兵,在戰爭截至的時候,那裏已經陳兵三十萬!

還要戰爭結束的早,大玉國立即派重兵北進。

這隻是做做樣子,北疆也知道,但他們也收了兵。

此致,大玉國國主的心才放了下來。

很險。

他自己也知道,很險。

差一點,北疆就會趁著大玉國的戰爭,而發動一場突襲,大玉國即便能勉強守住,也必然受到短時間無法恢複的傷害。

而實際上,若是陸羽在此,便會告訴大玉國國主,並不需要擔心這些。

因為東晉國會在恰當的時候,即便沒有完全死光,也會主動退兵的,為的……就是不讓北疆在大玉國占到太大的便宜。

大玉國,東晉國,再加上北疆,三足鼎立。

而關於三國的故事,怕是陸羽會跟這位國主講上很久很久,讓他明白什麼才叫真正的權謀。

至於東晉國在這場戰爭中,卻也有獲得,即便它輸了。

它是故意輸的。

這百萬大軍,就是東晉國的‘不安定’,不日東來大帝要發生變化,即便名稱不變,即便在絕大部分看來,並沒有發生什麼變化,好像是十六年前的大帝又複活了一樣。

但實際上,這卻是一次政權的轉換。

但凡這種,必定要去除腐肉,換上新血。便要流血。

隻有死亡,才能開辟出一條安穩的道路來。

經此一役,東晉國真正意義上的再次進入到統一狀態,不日東來大帝徹底的掌握了東晉國的政權。

東晉國雖然損失敗了百萬大軍,但從綜合國力上卻更勝以往。

十數年的養息,一朝換血,換的又是如此的幹脆,幾乎是完全借助了大玉國的手,免去了東晉國正統勢力的任何損失。

如何不強?

一場戰爭,死傷超過一百六十萬人。

卻讓兩個國家,同時獲得了利益。

世間事,便是如此奇怪,如此讓人……汗顏。

但……一場戰爭,永遠不僅僅是利益。

一百多萬的死傷,會給這個世界帶來多少傷痛?

人間最苦者,白發人送黑發人。

世間最傷者,望遠方妻兒而身死。

若生命有力,那麼這種悲哀,自然也有力量。

戰場之上,屍骸之間,一股力量在沉澱,在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