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8章 國家智慧(2 / 2)

結果……確實是他們先弄出了不那麼容易輕易炸膛的槍管。

如此相比,天朝和國外的火器就出現了一次性和耐用性的差別。

第二個原因。

適用性!

天朝的戰爭,動輒數萬數十萬,甚至上百萬人的大混戰。一次性的,或者……即便是那種滑膛槍,一次裝彈隻能射出一發子彈的東西,在這種規模的戰爭中也沒有任何意義。首先是那種槍的造價很高,然後實戰的意義呐?就是射出一槍之後,便會被一次衝鋒所消滅。不管是守城還是對戰,裝填彈藥的速度,還有準確度,都不及弓箭,靈活性也是大大的不如,那麼為什麼要用火器?反觀國外,一場戰鬥幾千人,甚至幾百人的都有,隻要利用火器能讓一名士兵先幹掉一個人,然後直接短兵相接,刀砍劍捅的,就有優勢。

當然,某種程度上來說,其他兵器的巔峰發展,也製約了火器的發展。

另一個方麵,就是氣候原因,火藥的儲藏需要很嚴密的環境因素。潮了不行,濕了不行,遇水不行,相對於天朝極為複雜的氣候和自然環境,即便是一年中怕是大半年都在下雨的英國也比天朝要有優勢。

第三個原因。

其實這個原因興許是最重要的原因。

農耕不善戰。

不是戰之過,不是兵之過,先天條件放在這裏,無可奈何。

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有自己適合去做的事,也有不適合做的事。

對於天朝來說,戰爭……仿佛就不是適合的那一個。

兵器優劣……其實並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那麼重要。

宋朝時兵器的發展極為先進,冷兵器已經到了巔峰,即便是現代也沒辦法超越,甚至某些攻城弩箭之類,現在反倒是沒有辦法複刻。更有昂貴而裝備精良的騎兵,甚至……還有以火炮為主的火器,在戰場上擁有絕對的裝備力量,算是碾壓一樣的優勢。

這個優勢,是相對於全世界而言的!

但又能怎麼樣?

打不過啊,就是打不過啊!

清朝都說兵器不行,所以也是各種輸。

但事實上,清朝雖然自己製造的東西不行,但有錢,有錢便能買到一切。

清朝擁有當時全世界裝備最精良的陸軍,一把清刀砍斷十七八把島國武士刀都不帶蹦刃的。

擁有整個東亞地區最精良最豪華,真的是東亞最強大的艦隊。

兵力,裝備,後勤補給,均數倍碾壓之。

但……打不過啊,就是打不過啊!

一個國家,所能想到的事情永遠比一個普通人想的更多,更加深層,需要考慮到的也是大局全局,維護一個統治遠不像人們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起碼有一點,很少有百姓會對一個國家統治的正統性做出什麼懷疑,這就是國家的成功之處。

簡單來說,這也是‘維’的不同。

就像一個螞蟻看到一個人坐進了汽車,興許它會去想,看,那個‘人’多麼的白癡,大老遠屁顛屁顛的跑過去被一個‘鐵甲獸’活活吞掉,而且還是自己跑進人家肚子裏麵去的。果然‘人’這種生物是愚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