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城內廣場上的三十多萬幸存者,幾乎都是成年男性,都被分發了武器,熱兵器不夠,就拿起冷兵器,總之,不能坐以待斃。
隻是,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說明軍隊已經打光了,廣場上的民眾失去了地理優勢,即便有武器,也將麵臨核屍的大屠殺。
到那時,海山關將不複存在,躲起來的老弱婦孺,將無法回到地麵,變成不見天日的地底一族了。
決戰的戰場仍是城樓。
景純的任務是坐鎮指揮部,監控全局,一有情況就要及時通知各部隊。
四大營的作戰部隊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留守原來的陣地,另一部分集中到南門。
因為按明日的計劃,南門將成為決戰的主戰場,正規軍的三分之二兵力和敢死隊,共一萬兩千人,全都部署在此。
七千名正規軍,在南門城樓的一、二、三層部署,這是明天的第一道防線。
一、二、三層原本是藏兵層,內部是大空間,熱兵器將大派用場,一旦頂不住,就要往上撤。
明日親自領導著敢死隊,鎮守第二道防線——四、五、六層,也就是角樓的部分。
因為指揮部設在這裏,所以擴建南門的角樓時,規模遠超比其餘三門。
如果從南門的一層到頂層全部塞滿人,是可以裝下幾十萬人的,明日的計劃便立足於此,跟核屍大軍在此決戰。
四、五、六層到處是房間和走廊,空間狹窄,適合冷兵器作戰。
核屍的優勢主要是人多勢眾,但一旦進入狹窄的走廊和房間,“他們”就失去了最大的優勢。
五千敢死隊均勻分布在這三層,每一層的密度達到一千五百人以上,建立起局部的優勢,以人海刀陣的戰術對抗核屍大潮,教敵人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傷亡代價。
一旦第二道防線失守,就要退守第三道防線——七、八、九層,這三層樓也是大開間,適合熱兵器作戰,由撤上來的正規軍防守。
至於九層以上,卻沒有第四道防線了,如果還是頂不住,那隻有同歸於盡。
工兵連在南門上下,安裝了足以將整個城樓炸上天的炸藥,起爆器交給景純,隻要核屍大潮攻破第三道防線,就按動起爆器。
根據推演,核屍攻到第九層時,將集中本次屍暴至少三分之二的數量,一旦引爆南門,將消滅核屍的主力。
其餘三門的三千將士,或能抵擋殘餘核屍的攻勢,堅守到天黑,海山關就得救了。
這個決定,將傳達給南門的每一個將士,第九層就是這一戰的生死線,沒有任何退路,樓頂的停機坪也將炸毀,顯示指揮層破釜沉舟的決心!
隻有抱定必死之心,才能必勝!不成功,則成仁!
這個作戰計劃,明日稱之為關門打狗,將核屍的主力引進南門,一戰定乾坤!
當然,關門打狗也不是那麼容易的,因為核屍的戰術是水漫金山,無孔不入。
明天一早,南門的城門大開,開門迎客。
但以核屍大軍未必按明日的意願行事,“他們”的數量驚人,僅僅一個南門,遠不足以吸納,“他們”勢必又要形成渦流和海嘯,展開全麵攻勢。
所以,必須要疏導“他們”,讓敵人乖乖地湧入南門。
明日的解決方案是:趁夜派出水暖工,將城樓的消防栓接上水管,沿著城牆邊緣向下澆水,在冰天雪地的天氣裏,核心區的外牆變成了四麵垂直的冰壁,核屍渦流要想漫上來,難於登天,自然舍難趨易,轉向洞開的南門。
這是古人的智慧,被明日拿來用了。
有參謀指出,有了這樣的冰川雪壁,再堅持一天應該沒問題,捱過了明天,屍暴會自動消散,沒必要關門打狗,跟‘他們’拚個你死我活。
此言一出,指揮部的將官大都心動,殺敵一萬,自損八千,能不決戰當然最好。
明日卻有自己的見解:“冰川雪壁就一定擋住核屍嗎?我看未必,屍暴的威力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在這之前,誰見過核屍渦流了?誰又見過核屍海嘯?‘他們’的戰鬥智慧在不斷進化,一旦“他們”又產生了新的戰鬥形態,攻上城牆,那時,再采取任何措施都來不及了。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將‘他們’一網打盡,一勞永逸地解決掉,才是唯一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