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蓮花山還願(一)(2 / 3)

咚咚咚。

趙臻對宋朝的了解,僅限於《嶽飛傳》,《水滸傳》這些層麵的,另外他還知道宋朝的曆史很屈辱,其他的他就一概不知了。比如說,這個名叫新野縣的位置又是什麼地方,他就根本沒聽過。

趙氏牽著他的手出倉埠裏,往新野縣縣集市上去了,坐著村裏順路的牛車,一路上顛顛晃晃的,暖風回蕩,走了一個時辰,遠處出現了一座巨大三間四柱木牌坊,盡管每根柱石下麵都用夾杆石抱住,外麵再束以鐵箍,但是切切實實地爬了一層死了的黑色苔蘚屍體,而在牌樓的上方柱頂的雲罐早已是破破爛爛,雨水透過,下方也是被風雨侵蝕了,還有不少蟲洞。

趙臻看去,便是見得牌樓的前後麵,各用兩條木柱子交叉抵住,看來這牌樓也是有些年頭了,要不是這木柱子抵住,估計風一刮,還真扛不住。

趙氏看兒子看的出奇,說道:“你可知道這是給誰立的?”趙臻搖了搖頭。

“這是給唐朝一位叫做高信芝的大將軍立的功德牌坊!天寶四年,大食國附屬國石國前來侵犯,袁將軍身為鎮西節度使三次征討,打敗石國,天寶十四年,唐皇帝聽信讒言,錯殺了高信芝將軍,後來爆發了藩鎮割據,而始皇帝、、、商郡正是高將軍的故鄉,待高將軍死後,給他立了這座功德牌坊!”

趙臻點了點頭,他原以為母親趙氏隻是一個普通的農家女,沒想到她還知道這些,對於趙臻而言委實吃了一驚。

而這時趙氏又指了指牌坊上模糊不清楚的對聯,“可認識那些字?”

趙臻當然知道,隻是自己傻了六年,哪裏有機會習字蒙學,而現在隻能裝作不知道,依舊搖了搖頭。

趙氏沒有生氣,反而說道:“等過些時候,就在陽城社學掛個名。”說著她歎了口氣。

不過據趙臻而知這個時代,四歲的娃娃就開始蒙學了,《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一一都能道來,而現在,趙臻卻是連自己的名字可能不會寫。

趙臻臉上裝作羞愧的模樣:“娘親、、、”

“傻兒子,這又不是你的錯。”說著,趙氏摸了摸兒子腦袋,臉上露出和藹的神情,繼續說道:“江河不洗古今恨 天地能知忠義心,說的就是高將軍、、、、”

趙臻默默聽著,感動著母親不辭厭煩的講述著,倆人佇立一會兒,話畢,趙氏便是拉著趙臻進了牌坊。其中酒樓,茶肆,腳店,肉鋪,廟宇,鱗次櫛比,往來車牛馬驢,男女老少絡繹不絕,吆喝聲,戲曲聲,船櫓呼號聲,喝彩聲,叫罵聲,聲聲不息,紅的,綠的,紫色,五顏六色,變幻不絕,作為一個這世界的陌生人,趙臻從心裏對這個時代懷著一個敬畏之心,像是冬日裏,被人在心窩裏塞了一把雪,使他整個靈魂一陣激蕩,震顫、、

趙臻前世雖不是個曆史學工作者,但是他根據母親剛剛對這個世界的一番描述,安史之亂不是什麼宋憲宗結束的,安祿山為兒子慶緒所殺,唐軍趁機反攻,收回了長安,洛陽,而史思明被自己的兒子朝義所殺,玄宗退位,肅宗繼位。而在這個時代,根本就沒有肅宗這號人物,更不要說往後的十四位皇帝了,與曆史相比,這中間竟然有著兩百年的空檔!

他知道,他或許來到了一個異世界。他蹲下身子,摸著腳下青色石板,這是中華億萬年存在的方圓,這是孕養中華五千年文化的沃土,而現在他作為一個平行空間的亂入者,來到了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