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度和規範化往往一隻隊伍的核心,越是近代化的軍隊越不怕刺刀見紅,鴉片戰爭時期英國人靠的是遠處簡易火箭彈、火炮和排槍,一旦靠近三十米以內悍勇的英國海軍陸戰隊個個挺著刺刀衝鋒,反而以個人武勇著稱的八旗綠營一觸即潰,現代化軍隊的果敢可見一斑。
現階段楊旭沒有帶兵的權利但是培養士勇民壯卻是清朝典史官最大的功能。護衛鄉澤,保境安民,反而是最基層小吏的尤其是典吏基本的權利,這之中名聲最勝的莫過於明末清初的江陰典史閻應元,正是由於典史的職責才能才能號召十萬縣城義民抵抗二十四萬清軍,血戰八十一天,全城僅剩老幼五十三口,寧死不向清貝勒愛新覺羅?博洛也就是後來的端重親王下跪,被刺穿脛骨,失血過多而死。而後一幸存的女子咬破手指在牆上題詩“腐胬白骨滿疆場,萬死孤城未肯降,寄語路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題詩後,跳入江中。
楊旭把四十多人人整齊的分為四隊,由趙家兄弟和朱顧、劉三炮分別帶著四個小隊,這樣每一隊整好十一人,人數少才便於糾正動作可以一隊一隊的練,楊旭按照劉家給的地契,找到那三十五畝田地,洋教士樂不可支的跟在後麵,但是蓋教堂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村裏蓋房子都是土坯,那玩意蓋一兩層土樓還可以,蓋高頂數層的教堂直接歇菜,隻能用燒製的青磚,這時候土質青磚燒製很花功夫和時間的,還得有黏土。丹尼斯的意思是楊旭去縣裏買青磚,但是楊旭的意思幹脆自己燒製,也給自己添一條生計,更何況自己還有免費的壯勞力,訓練的間歇也可以來幫工,再不濟去流民鎮上買幾個夥計家丁也成啊。更主要的意思這縣裏就一家燒製土質青磚的小磚窯,紅磚的燒製需要一定的技術,是民國後期洋人傳過來的技術,紅磚在承重力耐性都比土質青磚強數倍,但是光是技術一條就掐死這條路,忽然楊旭想到一些什麼,
自己被送進這個時代的時候,艙裏放了很多技術資料,好像有一本大躍進時期出版的《十萬個為什麼》,那個時代備戰備荒,裏麵有很多教導簡易煉鋼煉鐵,燒製器械等等,天文地理無所不包,可能有講解如何燒製牆磚的介紹。
在楊旭正研究怎樣燒製紅磚的時候,侯家的慵懶散漫的侯大公子侯奎剛回到家沒多久,一萬兩銀子被家仆整齊的抬到正堂之上,侯從傑坐在堂前看著這一箱銀子,還有站在一旁鼻觀口口觀心的侯奎,“隻是這一萬兩嗎?”
侯奎趕緊回道:“是啊,叔,那楊旭——就是那鄉寧的典史和一幫子民壯在山賊的窩裏就發現這一箱子銀子,侄子我怕你著急緊趕慢趕的趕了回來。”其實侯奎回到平陽府後,在妓院裏幾乎樂不思蜀,要不是知府何崇渙怕他耽誤事強行給趕了回來,恐怕時間還得長。
“那鄉寧的小吏沒對這銀子下手吧?”侯從傑踱步上前打開箱子掃了幾眼。
侯奎擺了擺手,“叔,就楊旭那小子那點膽子諒他也不敢,您就放心吧。”這時候從後堂中走出來一個老頭,拄著拐杖,侯奎趕緊上前扶住,“大爺爺,您能起來了,見到您康健,孫子這顆心總算落地了。”侯蔭昌慈祥的看著扶住自己的侄孫子,不是親孫勝似親孫,用手拍拍侯奎的手,說道:“你能掛念,就說明你小子還算有良心啊。”
侯奎一直攙著侯蔭昌落座,侯蔭昌雙手搭在拐杖上,對著義子侯從傑說道:“這銀子對咱們家來說多點少點無所謂,關鍵是麵子,今個總算沒把麵子落下,這就行了,我在後麵聽說是上次給我看病的那小子幹的,好、好,我們家奎兒看的人不錯,有醫術還有這等手段,這樣的人不可小覷啊!”
“父親說的是,我定會好好感激那小子,叫、叫楊旭的典史。”侯從傑對這個父親可是又敬又怕,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本事連朝堂上的大人們都敬佩不已。
侯奎看到大爺爺對自己誇讚,高興不已,“何知府正要給他報功呢。”
侯蔭昌思慮了一下,慢條斯理的說道:“崇渙給他報功,那是朝廷的事情,情分不在我們這,現在朝廷權力不出門,估計也沒有什麼大的表彰,這樣我們家給他升一級,奎兒稍後把話帶給那小子,辦事得讓他知曉,替我侯家做事情好處少不了他的。”
侯奎上前給老人家錘肩,小聲說道:“大爺爺,你這一手高明,拉一下扯一下讓他踏踏實實的給咱們家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