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第一百六十八章 任務式的放飛自我(八·結束)(1 / 3)

一覺睡到自然醒,當然起床的隻有李維一個人,貝拉還在熟睡,小妹估計也差不多,畢竟昨天他們加起來徒步跋涉的行程能抵得上一個星期的量,睡得晚合乎情理。

但是他更在意的是今天的計劃,出來有好幾天了,該玩的也該玩夠了,他的計劃是最多再玩兩天,實在沒什麼想要去的隨時終止這次的西部之行。

無聊翻開酒店房間內的旅遊雜誌,粗略的瀏覽一遍,總結下來就是身處亞利桑那的他們,隻能說遊玩了一小部分,科羅拉多大峽穀隻是其中之一,剩下的還有羚羊穀和馬蹄灣。

antelope canyon從字麵解釋是羚羊峽穀,據曆史傳述,這裏過去是叉角羚羊棲息處,峽穀裏也常有羚羊漫步,峽穀名字由此得來。

羚羊峽穀是世界著名的狹縫型峽穀之,其詭異的形狀是柔軟的砂岩經過百萬年的各種侵蝕力所形成。

主要是暴洪的侵蝕,其次則是風蝕。

該地在季風季節裏常出現暴洪流入峽穀中,由於突然暴增的雨量,造成暴洪的流速相當快,加狹窄通道將河道縮小。

因此垂直侵蝕力也相對變大,形成了羚羊峽穀底部的走廊,以及穀壁堅硬光滑、如同流水般的邊緣。

光線完全是自然光通過岩石縫隙射入洞內的,因此光線時刻在變化,紅沙岩石夢幻般的色彩、優美的線條、精細的紋理,讓人驚歎大自然的美妙!

李維看了下路線,發現羚羊穀和馬蹄灣之間的距離隻有十分鍾的車程,可以不用來回折騰。

妥了,最後一站瞬間被安排好,叫醒貝拉和小妹起床,在兩人睡意朦朧的狀態中商量,最終一致同意。

事不宜遲,催促她們洗漱出發。

早上九點多的時候辦理退房,這才稀稀拉拉的上車,準備就緒後開車前往,路程不是很遠,走89號hwy差不多兩個小時不到點就能到達。

羚羊穀那裏是北美印地安人最大部落navajo人的屬地。

位於印地安人保留區內,由印地安人經營的景點,並非美國國家公園或者州立公園。

通常美國說的公園都是指大片區域,而這裏其實就隻有這個峽穀可以看,印第安人就在那坐地收錢,收得比美國排名第的國家公園都貴出幾倍的門票錢。

李維幾個停好車,進入這片沙地,這種時候多功能戶外圍脖和太陽墨鏡又起了作用,風沙太大。

羚羊峽穀位於亞利桑那州與猶他州之交的page鎮附近的那巴荷印地安人(navajo)保留區內,因已往野羚羊出沒獲名,印第安人卻稱作“tsebighanilini“,意即“大水穿透岩石的地方“。

光線完全是自然光通過岩石縫隙射入洞內的,因此光線時刻在變化,年四季,甚至每天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角度看到的色彩都不同。

夏天偏桔1紅,冬天偏藍紫色。

紅沙岩石夢幻般的色彩、優美的線條、精細的紋理,讓人驚歎大自然的美妙!同樣,羚羊穀也是由納瓦霍(navajo)沙岩經長久的山洪侵蝕形成的,數世紀的大雨讓雨水流經羚羊穀,留水洗後的平滑線條。

和之前科羅拉多大峽穀幾乎差不多,這裏同樣有直升機觀光項目,估計也是最物超所值的大峽穀旅遊項目之一了。

商定好之後,乘坐雙引擎大機窗的飛機離開大峽穀機場,飛行四十五分鍾後到達佩吉鎮和***湖。

一路順便在空中欣賞峽穀,科羅拉多河以及***湖浸沒在水的峽穀。

在佩吉鎮著陸後,又被安排乘坐經過特殊改裝,性能卓越(距地麵更高)的越野車開往羚羊穀。

這是人們所知的最引人入勝的狹縫型峽穀之一。

是在大自然的作用切開岩石平台形成的狹窄峽穀。

些峽穀頂部的穀壁之間距離小於1碼,而頂部到底部的垂直高度卻有百多英尺甚至更多。

狹縫是在風和水的衝刷切割形成,砂石條痕幾成白熾。從穀內可以看到陽光自穀頂滲透來,光線在岩壁間折射,呈現出五彩繽紛的顏色。

參觀羚羊穀必須由授權的納瓦霍族導遊帶領,從導遊那裏才有機會了解些有關納瓦霍人的知識和他們的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