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黃把總的主意(1 / 2)

嚴圖南身份既高,武功又強,他一出此言,大家自是連連稱諾。

蘇開陽見嚴圖南豪氣逼人,不由得心下欽佩,“也隻有嚴師兄這樣的人才能配得上百花門的掌門師姐!”

胡萬春聽了卻不住搖頭,心想到底是年輕人逞強好勇,方才特木耳顯露出的這手箭術,能把半空的金丹真人射下來,敢主動捋他的虎須,簡直是活的不耐煩了。

這當口,剌王庭上空的霧氣越生越多,北風雖然還在勁吹,但被風吹開大霧缺口正快速合攏。

牡丹對道,“姐妹們快看,瓦剌巫師也開始請神、反擊了,看樣子還蠻厲害的。”

嚴圖南笑道,“這倒正合我意,韃靼族的薩滿法師可以先示弱,讓他們在霧裏再藏些日子;咱們這麼多人馬在這一擺,不信他們不去搬救兵!”

……

正如嚴圖南所料,王庭守軍當即飛鷹傳訊給大明的瓦剌軍統帥紮那可汗。紮那可汗大驚,二十多年前他率部將韃靼族打敗,除了韃靼可汗的兩個兒子在黑夜中走脫,韃靼王族成員無論男女被盡數處決。沒想到二十多年之後韃靼人竟恢複了元氣,趁著自己後方空虛悄悄殺回草原。

送來的消息說王庭附近的韃靼人有五萬人,雖然手上的兵力也已捉襟見肘,紮那可汗還是決定抽調十萬輕騎星夜馳援大本營。

而丁在庭早已親率步騎弓共十二萬明軍在劍門關外結成車陣迎敵。

明軍在劍門關西麵瓦剌軍必經之路上用武剛車結成三座方陣,方陣間隔不足五十丈,呈“品“字布置。明軍步騎都伏在車陣內,並不出戰。

領軍的瓦剌大將阿斯爾好生為難:強行穿過明軍方陣,定會遭到兩翼和迎麵明軍勁弩的射殺,最少要損失數千人;若是改道向北或向東,則北有深不見底響水河阻路;東麵要繞行綿延的伏牛山,不僅道路難行不利騎兵展開,而且路途遙遠,更會耽誤救援龍庭的大事。所以他隻好命令大軍高舉盾牌,不顧傷亡,強行從明軍的三座方陣之間穿過。好在先頭部隊已經零星通過,明軍並未在道路上挖設陷阱和壕溝等障礙。

一切結果都在雙方的預料中,十萬瓦剌大軍冒著箭矢闖過明軍“品”字形大陣,已折損了近四千多人馬,即使僥幸衝過的,也有一半受了箭傷。

殺到二十裏外,阿斯爾剛想整隊,無數的韃靼騎兵突然從兩翼殺出。瓦剌軍驚惶之際,抵擋不住,隻好向東後撤,卻發現明軍已將三千輛武剛車改成三排“長蛇陣“,將後路全部堵死。

阿斯爾喝命一部迎上韃靼人的騎兵,自己帶大部向衝擊以武剛車為障的明軍車陣。

武剛車是漢軍用來阻擊騎兵的戰車,車長約兩丈,寬一丈四,車身蒙著牛披犀甲,豎起盾牌,長矛綁在車前,象豪豬一樣讓敵軍騎兵無法靠近,箭手可以通過車內的射擊孔向外放箭。

名將霍去病和諸葛亮都曾以武剛車與敵方騎兵對陣,李廣子孫李陵更是憑武剛車率五千人與十萬匈奴相持十餘日,若非箭矢不足,他便可與部屬安然退回漢界,免遭被俘之辱。

瓦剌騎兵距明武剛車陣百丈左右,明軍的連環軍弩和十餘名射箭手開始發射,這些弩手、射手專盯著瓦剌中軍射擊,最初阿斯爾有衛士舉盾抵擋,在箭雨中逃得一死,但第一輪箭雨過後,他身邊的衛兵已全部落馬;明軍的軍弩是連弩,第二輪快箭接踵而至,阿斯爾被一隻軍弩射穿腹部,立刻墜馬而亡。

統帥陣亡,瓦剌軍心大亂,無頭蒼蠅般向四麵衝殺,但明軍和韃靼聯軍兵力是瓦剌軍近三倍,又以逸待勞,不到一日,瓦剌的十萬騎兵已死傷殆盡。

丁在庭命手下將士將瓦剌俘虜收容起來,準備帶回大同向建文帝獻俘邀功,落到韃靼人手中的瓦剌戰俘就沒這麼幸運了,無論傷兵還是戰俘,都被韃靼士兵盡數梟首。

見韃靼人如此殘忍血腥,明軍無不駭然。

打掃完戰場,丁在庭帶領明軍步兵押著戰俘和繳獲的輜重趕回大同,明軍騎兵則和韃靼族又兵分多路,其中一路五萬人的聯軍奔往無定河畔的瓦剌王庭,剩餘的人馬分成十幾個萬人隊,殺氣騰騰的到草原深處去掃蕩那些依附、效忠於瓦剌的部落。

牡丹、嚴圖南、蘇開陽一眾人早等的不耐煩,由不久前剛升了副將葉順和一名叫哈達的韃靼族萬夫長統領的聯軍到終於到了,與他們一同到達的還有十幾個韃靼族的中、高階薩滿巫師。

當夜,聯軍在無定河畔殺牛宰羊,犒賞三軍,葉順、哈達在在大帳宴請牡丹仙子、嚴圖南、胡萬春等人,蘇開陽、蘇睿、陳來河及一眾修士武者等不夠資格,也被明軍的中下級軍官分別拉著去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