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哥無罩 阿門(1 / 2)

荀彧侃侃而談:“如今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要在亂世中獲得最後的勝利,必然要能融會前人今士的智慧。我詳細尋訪之下,得知有五本書堪稱為王佐之道,若能融會這五本書的內容,則足以幫助君主完成各項內政外務。可惜文若不才,至今依然無法尋得這些書。心灰意懶之下,才會暫居於道觀之中,常看道書典冊,忘卻俗事、排解無聊。”

“包括春哥教?”沐楓晴問道。

“春哥教?”荀彧眼前一亮,“小兄弟還知道春哥教?”

“你的門上不是貼有春哥教信物的嗎?”沐楓晴答道。

荀彧聽了一笑:“都說信春哥,得永生的,我卻不這樣認為。春哥教信物應該貼在門扇上,我卻把它貼在門楣上,這樣做就是為了表達對春哥教的不支持態度,你懂的。”

“哦,我懂。”沐楓晴聯想到一些和平人士手裏拿著印有槍支的宣傳畫來遊行,那裏麵的槍支就有反諷的意味。

荀彧見沐楓晴反應很快,繼續評價道:“其實春哥教作為理性的存在還是相當強大的,但它的宣傳口號有些含糊其辭。信春哥得永生,得永生的‘得’字念三聲,實質含義是指得等到獲得永生以後才能信春哥,所有的入教教眾都是經過永生考驗以後留下的高素質人才。可是世人恰恰把這理解反了,以為信了春哥之後就可以得到永生。”

“這不是坑爹嗎?”沐楓晴恍然大悟道。

“春哥坑的不是爹,是寂寞。”荀彧故作幽默地說。

這吐槽也太遠古了吧!沐楓晴心裏說。

遠古人物荀彧繼續說道:“春哥作為一個未來叱吒風雲的人物,宛如開天辟地前的混沌不浮不沉不陰不陽,高高在上,因此不勝寒苦,寂寞難耐,欲求陽春白雪,隻見下巴裏人。扛不住本能的饑渴,所以才需要……”

沐楓晴聽他說得有些跑偏,趕緊阻止道:“你說得也太露骨了吧?”

不料,荀彧卻與世無爭地說出一份淡然:“小兄弟,認真你就輸了。我在這裏閑的蛋疼因此才觀覽旁門左道派遣無聊,至於春哥,信則有,不信則無,你又何必斤斤計較?”

沐楓晴注意到自己太過認真了,隻好開始說點正事:“但如今情勢危急,魏國急需先生回國相助,我正是代替魏國軍師司馬懿前來尋找先生的。”

荀彧又歎了一口氣:“但……我為尋書花費多年,卻是一事無成,實在是無顏回國啊。”

這荀彧真是固執,沐楓晴想想說:“那麼先生能否告知我是哪些書,若我能為先生尋得這些書,也可幫助先生能早日回歸魏國鄴城匡助天下。”

荀彧馬上列出了書目:“這五本書分別是討論刑罰的《治論》、討論戰爭利害的《仇國論》、討論節氣天時的《乾象曆注》、明晰曆史評價的《左傳春秋》以及外交縱橫的寶典《戰國策》。”

沐楓晴當初在鄴城了曾買下這四本書,途中略看了一下,這會兒剛好可以現學現賣,於是裝模作樣地評價道:“《治論》乃魏國王永日所著。論述魏國刑法過於嚴苛,有修改的必要,以及其修改的方向。可以讓人領悟製法的要領。”

“小兄弟高見。”荀彧欣喜地說。

沐楓晴粲然一笑:“《左傳春秋》乃左丘明為注解春秋所著之書,可令人明辨是非,了解春秋一書的微言大義。”

“小兄弟明理啊。”荀彧敬佩地說。

沐楓晴洋洋得意地說:“《乾象曆注》是本具有節氣與整合性的曆書,孫權采用其作為吳國的曆法。《仇國論》是蜀國譙周為了向後主劉禪陳述戰爭之利害而撰寫的書籍。這兩本書為魏國敵國之書,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就是這樣了。”

荀彧聽了幾乎對沐楓晴佩服得五體投地了:“英雄所見略同啊,小兄弟!”

沐楓晴不慌不忙地繼續得瑟道:“敢問兄台,《戰國策》又寫了些什麼呢?”

原來沐楓晴剛從長安落魄書生那裏得到這本書,還沒來得及看,因此不敢亂說。

荀彧笑道:“哈哈哈,小兄弟考我是吧?這《戰國策》為西漢劉向編著,此書彙整了戰國時代縱橫家向諸侯論述的謀策,為三國紛爭的走勢有莫大的幫助。”

“說的不錯。”沐楓晴一副嚴師考察弟子的慈祥之情。

荀彧他鄉遇知音,心裏格外地高興,喜道:“小兄弟若能幫助我尋得這些書,荀彧必立刻回國效命,更有薄禮相送。”

“哈哈哈,文若兄客氣了。”沐楓晴說著從乾坤袋裏拿出這五本書來遞給荀彧。

荀彧接過書驚訝地張大了嘴巴。

沐楓晴拍拍荀彧道:“文若兄既然飽讀百家,想必現在對宿命又有了新的認識了吧?”